-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流(bì liú)的意思:指清澈见底、绿色如玉的流水。
乘槎(chéng chá)的意思:乘槎是指乘坐木筏或木船过河,比喻借助他人或外力以达到目的。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可乘(kě chéng)的意思:可以利用、可以乘机而行的机会
耐可(nài kě)的意思:能够忍受、承受的程度。
水地(shuǐ dì)的意思:水地指的是水流湍急、地势险要的地方。比喻形势严峻、困难重重的处境。
天放(tiān fàng)的意思:指自然界的天气放晴,形容事物恢复正常或困境解除。
宪节(xiàn jié)的意思:指守护宪法、法律的节操和原则。
虚烦(xū fán)的意思:指无事生非,无端烦扰,心烦意乱。
渔舟(yú zhōu)的意思:渔舟指的是渔民的船只,也常用来比喻平凡而朴实的生活。
云水(yún shuǐ)的意思:云水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景色美丽、壮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湖上风光与隐逸之趣。首句“云水地临三宪节”,以“云水”象征广阔的自然景象,而“三宪节”则可能暗指一年中的三个重要时节,通过这样的表达,诗人将自然景观与时间的流转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既宏大又细腻的意境。
接着,“江湖天放一渔舟”,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视野,从“云水”转至更为辽阔的“江湖”,一只小船在浩瀚的水面自由漂荡,给人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感觉。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虚烦倚树看黄帽”,这一句描绘了诗人站在树下,凝视着远处的渔夫头戴的黄色帽子,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这里的“虚烦”二字,既有对世俗烦恼的逃避之意,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深思。通过这样一个细节,诗人巧妙地传达了自己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最后,“耐可乘槎漾碧流”,“乘槎”源自古代传说,指的是乘坐木筏或竹筏在海上航行的故事。在这里,诗人以“乘槎”比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探索,而“漾碧流”则形象地描绘了在清澈的水流中漂浮的情景,既表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寄托了对心灵深处自由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内心世界深刻思考的表达,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的独特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