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竹林在雨露滋润下的清新景象,以及竹林所营造出的静谧氛围。诗人以“翠影生阴雨露新”开篇,生动地展现了雨后竹林中翠绿的光影与湿润的新鲜感,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纯净的雨露所覆盖,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接着,“泠泠如玉净无尘”一句,将竹林的静谧与纯净比作玉石,形象地表达了竹林环境的高洁与脱俗,如同远离尘世的净土,给人以心灵上的洗涤和净化之感。
“衡门自此休教闭”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暗示了竹林不仅是一个自然景观,更是一个心灵的避风港,一个可以让人暂时忘却世俗烦恼,寻求内心平静的地方。诗人希望人们能够放下心结,不再关闭心灵的门户,而是敞开胸怀,去感受这份来自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最后,“待取清狂直造人”一句,既是对前文意境的总结,也蕴含着一种期待与呼唤。诗人似乎在说,只有通过内心的清狂与追求,才能真正接近和理解这份来自自然的纯粹与真实,达到心灵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林雨后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的深刻联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内心纯净生活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法云秀禅师真赞
法云大士,天骨岩岩。如来津梁,我实荷担。
手捉日月,断取庄严。国士入此佛土,位置城南。
有目无目,疑圣疑凡。击大雷霆,布洒甘露。
大圆镜中,慈悲威怒。维此象法,依正法住。
后五百岁,亦莫予敢侮。谁为请主,世界主女。
次韵益修四弟
霜晚菊未花,节物亦可嘉。
欣欣登高侣,畏雨占暮霞。
楚人酝菉豆,轻碧自相誇。
老夫不举酒,咽嗽鸣两车。
良辰与美景,客至但成嗟。
次苏子瞻和李太白浔阳紫极宫感秋诗韵追怀太白子瞻
不见两谪仙,长怀倚脩竹。
行绕紫极宫,明珠得盈掬。
平生人欲杀,耿介受命独。
往者如可作,抱被求同宿。
砥柱阅颓波,不疑更何卜。
但观草木秋,叶落根自复。
我病二十年,大斗久不覆。
因之酌苏李,蟹肥社醅熟。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