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杜 介 熙 熙 堂 宋 /苏 轼 崎 岖 世 路 最 先 回 ,窈 窕 华 堂 手 自 开 。咄 咄 何 曾 书 怪 事 ,熙 熙 长 觉 似 春 台 。白 砂 碧 玉 味 方 永 ,黄 纸 红 旗 心 已 灰 。遥 想 闭 门 投 辖 饮 ,鹍 弦 铁 拨 响 如 雷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玉(bì yù)的意思:碧玉是指翡翠这种美丽的宝石,用来比喻美好、珍贵的人或物。
春台(chūn tái)的意思:指春天的台子,用来比喻春天美好的景色或时光。
咄咄(duō duō)的意思:形容气势威严,态度强硬。
怪事(guài shì)的意思:奇怪的事情或情况。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红旗(hóng qí)的意思:红旗一般指代具有象征意义的旗帜,代表着某种政治、宗教、组织或团体的特定信念、理念或目标。
崎岖(qí qū)的意思:形容道路或情况艰难、坎坷。
世路(shì lù)的意思:指人生道路、社会环境或人际关系。
铁拨(tiě bō)的意思:形容说话直截了当,没有拐弯抹角。
投辖(tóu xiá)的意思:指投降、归顺。
熙熙(xī xī)的意思:形容人多、热闹的样子。
先回(xiān huí)的意思:指事情还没有发生就已经预先退缩或回避。
遥想(yáo xiǎng)的意思:回想往事,追忆过去。
窈窕(yǎo tiǎo)的意思:形容女子身材修长、婀娜多姿。
闭门投辖(bì mén tóu xiá)的意思:指在困境中自求职位或自谋出路。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和子由渑池怀旧》。首句“崎岖世路最先回”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复杂多变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要回归到内心的宁静之地。这一句通过“崎岖”二字,生动描绘出世间道路的艰难与曲折,而“最先回”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精神家园的渴望。
接着,“窈窕华堂手自开”则是对理想中的美好场所进行描绘。这里的“窈窕”形容的是深邃而又幽静的空间,而“华堂”则象征着高雅和美丽。这一句传达了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自主掌控。
第三、四句,“咄咄何曾书怪事,熙熙长觉似春台。”在这里,苏轼借用了古代神话故事中的“咄咄怪事”来表达自己对于世间奇异之事的态度。而“熙熙长觉似春台”则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比喻,“熙熙”二字形容的是清新而又和谐的声音,而“长觉”指的是长久的安宁。整句话传达出诗人对于外界纷扰与内心平静的对比。
以下几句,“白砂碧玉味方永,黄纸红旗心已灰。”在这两句中,苏轼通过“白砂碧玉”来形容美好而纯净的事物,而“黄纸红旗”则是对现实世界中的功名与权力进行描绘。这里的“味方永”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不变的决心,同时“心已灰”则透露出对世俗功名的淡然。
最后两句,“遥想闭门投辖饮,鹍弦铁拨响如雷。”在这里,苏轼通过“遥想闭门投辖饮”来表达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而“鹍弦铁拨响如雷”则是对音乐之美的一种描绘,同时也是对内心世界强烈情感的抒发。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想要摆脱世俗纷争,追求精神自由和艺术创作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苏轼的文学才华和其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贺李宪校书生子
乃翁学海深无底,材如莫耶淬清水。
天教乞与玉麒麟,拍手欢呼为公喜。
雪峰千丈玉嶙峋,玻璃之江浸秋旻。
可怜秀气无著处,都为此子融精神。
昨夜使星光耿耿,旁边却有庚星影。
起来瑞霭迷绮筵,玉果犀钱试汤饼。
乃翁著书身为臞,私稿自有一石渠。
行看一日诵千纸,不必更读他人书。
乃翁勋名已如许,如何免得洪钧府。
请更撰成经国谱,付与郎君踵前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