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板桥辞太母灵舆三首·其三》
《板桥辞太母灵舆三首·其三》全文
宋 / 孔武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郁郁陵台瑞气多,短箫声裂想悲歌

西郊泪尽身先返,唯有心洛水波。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悲歌(bēi gē)的意思:指悲伤哀怨的歌曲,形容悲痛欲绝的心情。

短箫(duǎn xiāo)的意思:指言辞短小而尖刻,形容说话直截了当、犀利。

陵台(líng tái)的意思:指高耸的台阶或台地,也用来比喻高处或高位。

洛水(luò shuǐ)的意思:洛水是指洛阳的河流,引申为洛阳的风景和文化。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美丽的风景或富有文化底蕴的地方。

瑞气(ruì qì)的意思:瑞气是指吉祥、幸福、吉利的气息或氛围。

水波(shuǐ bō)的意思:指水面上的波浪,比喻事物的变化或波动。

有心(yǒu xīn)的意思:用心、用意

郁郁(yù yù)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或心情忧郁

注释
郁郁:茂盛繁密。
陵台:古代帝王的陵墓或纪念台。
瑞气:吉祥的云气,象征好运。
短箫:短小的竹制吹奏乐器。
悲歌:悲伤的歌曲。
西郊:城市西部的郊区。
泪尽:眼泪流干。
心随洛水:心绪随着洛河的波动。
翻译
陵台之上瑞气缭绕,短箫声中似乎蕴含悲伤。
在西郊涕泣至尽,我只能先行返回,心中却如洛水波澜不息。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哀思与怀念之情的诗歌。开篇“郁郁陵台瑞气多,短箫声裂想悲歌”描绘了一种沉郁、繁华而又带有忧伤氛围的景象,其中“郁郁”二字传递出一种压抑的情感,“瑞气多”则暗示了陵台的非凡与庄严,而“短箫声裂”则是哀乐之音,激起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悲叹。

接下来的“西郊泪尽身先返,唯有心随洛水波”表达了诗人在经历了深切哀思之后,不得不离开那充满情感的地方。这里,“泪尽身先返”表现出诗人情绪耗竭、无奈离去的情景,而“唯有心随洛水波”则是说尽管身体已经离去了,但内心的思念依旧如同流动不息的洛水一般,永恒地与那片土地和逝者相连。这样的表述充分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逝者的不舍之情。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怀念之情,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哀思与悲痛。

作者介绍

孔武仲
朝代:宋   字:常父   籍贯:宋临江新淦   生辰:1041—1097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猜你喜欢

残稿

古锦囊空喜见君,偏师亦足壮吾军。

尚留声价三分重,未等诗书一炬焚。

死后长卿封禅草,生前瑕叔战场文。

早知灰劫应藏腹,勿任词人醉墨薰。

(0)

浴佛日游鼓山寺

以天分界负苍穹,下俯孤城指掌中。

风送晴岚归别浦,日牵海色驾长虹。

偶逢浴佛喧钟磬,还与同人叶徵宫。

杂坐淳于知乐甚,好将沈醉破尘蒙。

(0)

巡城口占

矢尽粮空日,军心夜数惊。

秋深宵柝冷,残月照孤城。

万生终自溃,人力胜天工。

戴贼挥螳臂,坚城未许攻。

(0)

秋物十咏

轻尘静处暗闻香,遥指平原是故乡。

曾托孤根依素女,分将修斧趁吴郎。

枝头空就金为粟,苑内频惊夜有霜。

漫道山阿容我老,喜来花信梦初长。

(0)

暮春

春风淡荡柳条轻,半老山花半老莺。

迟日满帘飞絮乱,不堪肠断是清明。

(0)

筑城谣

筑城不须大,国帑防伤害。

筑城不须高,民力防疲劳。

城大城高何足恃,古来成城在众志。

欲防胡人不胜防,长城枉筑万里长。

君不见,秦始皇。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