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沼水棱浅,荒亭霜气多。
《与客夜登开利寺观鹅亭》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与 客 夜 登 开 利 寺 观 鹅 亭 明 /王 问 野 寺 寒 云 外 ,犹 传 晋 永 和 。逢 君 非 有 约 ,踏 月 偶 相 过 。废 沼 水 棱 浅 ,荒 亭 霜 气 多 。怀 思 倚 栏 者 ,书 罢 独 笼 鹅 。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问的《与客夜登开利寺观鹅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秋夜景象。首句“野寺寒云外”,以“野寺”点出环境的偏远与清冷,而“寒云”则增添了神秘与深沉的氛围。次句“犹传晋永和”,暗示了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传承,将读者带入一个古老而诗意的时间轴。
“逢君非有约,踏月偶相过”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深夜相遇的偶然性,没有事先约定,却在月光下共同登临,体现了友情的自然与真挚。接下来,“废沼水棱浅,荒亭霜气多”描绘了眼前景致,废弃的池塘水面微显,荒凉的亭子笼罩着浓厚的秋霜,营造出一种荒芜而静谧的意境。
最后两句“怀思倚栏者,书罢独笼鹅”,诗人借“怀思”表达对过去的回忆或远方的思念,而“书罢独笼鹅”则可能是以鹅的形象寓言,暗含自己在寂静的夜晚独自回味与思考,结束了一天的书写,显得孤独而深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寺庙的景色和与友人的邂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历史文化的感慨,语言简洁,情感深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再次韵答时旸饮后见贻
散吏幸无事,合置荒园中。
著书忘其词,安复论异同。
墙下枣垂实,飒然起秋风。
感时忽搔首,五十真衰翁。
投牒愧一出,束带随三公。
晨趋揖东阁,夜梦游南雍。
乡使来吴下,入门偶相逢。
中怀不能语,倚壁如颓峰。
南飞孰可系,仰见青天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