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病骨(bìng gǔ)的意思:指人体某个部位的病变,比喻组织或机构内部的腐败或疾病。
不时(bù shí)的意思:时常,经常
长桑(cháng sāng)的意思:指人长时间居住在同一个地方,对周围环境非常熟悉。
二竖(èr shù)的意思:指两根竖直的东西,形容非常直立或是十分坚定。
方书(fāng shū)的意思:指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不拐弯抹角,直言不讳。
骨苏(gǔ sū)的意思:指人死后,尸骨还能苏醒,比喻事物在衰败后又重新兴盛起来。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经年(jīng nián)的意思:经过多年的时间
苦相(kǔ xiāng)的意思:形容面容憔悴、苦楚的表情。
上池(shàng chí)的意思:指能力或技艺高超,超越常人。
药裹(yào guǒ)的意思:指用药物包裹或涂抹在伤口上,以治疗伤病。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韩日缵在长期患病后,因得到一位名为叶君的医者传授禁方而欣喜所作。诗中表达了对疾病困扰的无奈,以及对叶君医术的赞叹。
首句“二竖苦相迫,经年与尔俱”描绘了长期患病的痛苦,将疾病比作纠缠不休的恶鬼(竖),形象地表现了病痛的折磨和持久性。
接着,“方书閒自简,药裹不时需”描述了诗人自己尝试阅读医书,准备药物,但疾病并未因此好转,流露出对自我治疗效果的失望。
“岂有长桑秘,能令病骨苏”则表达了对高超医术的渴望,暗指希望找到像古代名医长桑一样能够治愈顽疾的秘密。
最后,“君从何处授,曾饮上池无”表达了对叶君医术的敬佩,询问他是否曾接触过传说中的上池之水,即一种传说中的灵药或仙水,以此暗示叶君医术的神奇和高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反映了疾病对人的身心折磨,以及对健康恢复的强烈渴望,同时也赞美了高明医术的力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蓦山溪·其八
郊居牢落,一水流清浅。
忆得去年冬,数枝梅、低临水畔。
今朝重见,把酒祝东风,和雪看。
整凝眸,宛若江南岸。浮生瞥尔,劝汝休嗟叹。
不觉失芳心,柳腰□、纤纤仍换。
一朝光景,休恁作浑闲,春不远。
且追游,又办寻芳宴。
瑞鹤仙.庆某氏八十
正迎长佳节。宴启华筵,有谁能说。子孙尽环列。
见瑞香香袅,寿星明彻。丝丝华发。
记瑶池、宴班曾接。
笑人间、八十春秋,漫浪风花雪月。奇绝。
诗书教子,陶母等伦,曹家风烈。鼎来阴德。
孙枝秀,桂枝折。
便从今、一轴金花鸾锦,十藏琅函贝叶。
是年年、秋月圆时,长生真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