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浪云:形容波涛汹涌如同云雾翻腾。
如雾如电:比喻波涛的快速和气势。
天海一沤:形容浪花在大海中犹如短暂的泡沫。
金棺:象征贵重或神圣的棺材。
两脚板:指尸体暴露出来的脚部。
铁叶:坚硬的铁片,可能指棺材上的装饰或保护。
死髑髅:死者的骷髅头。
- 翻译
- 波涛翻滚像雾又像电,仿佛天地间的一片泡沫。
金色的棺材露出两只脚板,铁制的叶片保护着死者的骷髅头。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禅师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六言偈四首》之二。通过这短暂而富有象征性的两句,我们可以窥见诗人深邃的禅意与独到的艺术造诣。
"浪云如雾如电,又如天海一沤。" 这两句以浪云、雾气、电光以及浩瀚的天海为喻,描绘了自然界中瞬息万变的景象。"浪云"代表着不断变化的现象,而"如雾如电"则强调了这种变化的迅速与不定性,仿佛天空中的云朵可以转瞬间化作迷雾或劈啪作响的电光。"又如天海一沤"则进一步扩展了这个比喻,将这些自然现象比作广阔无垠的海洋中偶尔涌起的一抹波澜。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深刻的观察,也反映出禅宗对于万事万物本质上无常性的哲学思考。
"金棺现两脚板,铁叶护死髑髅。" 这两句则转向了生命与死亡的主题。"金棺"象征着高贵或永恒,而"现两脚板"暗示了即便是在最尊贵的葬礼中,也无法掩盖生前的本质——肉身的存在。"铁叶护死髑髅"则更加直白地指向了死亡后的尸骨被严密守护的情景。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出生命无常与死亡的必然性,体现了禅宗对于生死观念的超脱。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生死主题的交织,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禅意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其四豫章滕王阁
万里西风,吹我上、滕王高阁。正槛外、楚山云涨,楚江涛作。何处征帆木末去,有时野鸟沙边落。近帘钩、暮雨掩空来,今犹昨。
征渐紧,添离索。天正远,伤飘泊。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著。向黄昏、断送客魂消,城头角。
立夏日汎舟游青山憩杨氏庵示诸生
岁序忽云夏,青春去安归。
天清风气朗,游子怀芳菲。
碧湖泛我舟,轻云湛晴晖。
入谷山寂寂,缘溪水围围。
翛然得幽憩,丹葩耀岩扉。
鸟声自歌呼,竹色相因依。
举觞伫遥念,日月如梭飞。
平生静中愿,岁晚无相违。
尽心堂
曲士怀轩裳,铢寸较得失。
纷纭战宠辱,矛盾相撞抶。
大方惟达人,天游寄虚室。
卷舒傥由己,出处要无必。
时来作砭针,一起当疗疾。
时去收龙蛇,夭矫自超逸。
隐见了无碍,妙迹那可诘。
我公天人姿,宿有补天术。
心宜尽心理,心静与天一。
当年风雨会,黄道宾出日。
乾坤方疮痍,涂炭入忧恤。
神锋指幽燕,酋领将斧锧。
世数有长消,匆匆谢簪绂。
归来卧林薮,道自无伸屈。
庆堂示馀彦,亲洒银笔述。
聊遗郢人斤,千载斲妙质。
定应山水观,中与胸趣匹。
仰看衡云飞,云静山崒嵂。
俯眄湘流水,舟楫空荡潏。
可怜天东北,狼烟暗郁律。
神州见苍莽,悲风为萧瑟。
再拜愿有期,经纶勿韬郁。
天心酌民言,公再调鼎实。
风霆驱八荒,游戏须一出。
《尽心堂》【宋·史浩】曲士怀轩裳,铢寸较得失。纷纭战宠辱,矛盾相撞抶。大方惟达人,天游寄虚室。卷舒傥由己,出处要无必。时来作砭针,一起当疗疾。时去收龙蛇,夭矫自超逸。隐见了无碍,妙迹那可诘。我公天人姿,宿有补天术。心宜尽心理,心静与天一。当年风雨会,黄道宾出日。乾坤方疮痍,涂炭入忧恤。神锋指幽燕,酋领将斧锧。世数有长消,匆匆谢簪绂。归来卧林薮,道自无伸屈。庆堂示馀彦,亲洒银笔述。聊遗郢人斤,千载斲妙质。定应山水观,中与胸趣匹。仰看衡云飞,云静山崒嵂。俯眄湘流水,舟楫空荡潏。可怜天东北,狼烟暗郁律。神州见苍莽,悲风为萧瑟。再拜愿有期,经纶勿韬郁。天心酌民言,公再调鼎实。风霆驱八荒,游戏须一出。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8467c6716050aa0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