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呼 猿 宋 /胡 仲 弓 前 度 寒 林 去 不 回 ,洞 门 今 为 小 猿 开 。不 因 掷 果 为 香 饵 ,未 必 人 呼 肯 下 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回(bù huí)的意思:不再回来或不再回去
寒林(hán lín)的意思:
(1).称秋冬的林木。 晋 陆机 《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翘而有思。” 唐 王维 《过李揖宅》诗:“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诗之二:“静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欲看 寿阳 粧。”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车站前一片大旷场,四围寒林萧瑟,晓霜犹凝,飕颼的西北风吹着落叶扫地作响,告诉我们已经到了北国寒乡了。”
(2).梵语音译。弃尸之处。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七:“尸陀林,正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 王舍城 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前度(qián dù)的意思:指过去的恋爱关系或婚姻。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下来(xià lái)的意思:从高处或远处移动到低处或近处。
香饵(xiāng ěr)的意思:用香味的饵料来吸引鱼儿,比喻用诱人的东西来引诱别人。
掷果(zhì guǒ)的意思:指用力投掷果实,比喻对待问题或事物采取果断行动,毫不犹豫。
- 翻译
- 上次经过那寒冷的树林已经不再回来,现在洞门只为小猴子而敞开。
不是因为丢出果实作为诱饵,猴子们不一定因为人的呼唤就愿意下来。
- 注释
- 前度:先前。
寒林:寒冷的树林。
去不回:不再回来。
洞门:山洞或石门。
小猿:小猴子。
掷果:丢出果实。
香饵:诱饵。
未必:不一定。
人呼:人的呼唤。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呼猿》,是宋代诗人胡仲弓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深秋寒林的画面,寒林已非往昔,小猿占据了洞门,暗示了季节变迁和生态环境的变化。诗人通过想象,如果不是因为有人将果实投掷以作为吸引猿猴的香饵,这些猿猴可能并不会因为人的呼唤而轻易离开它们的居所。此诗寓言意味浓厚,借猿之行为表达了对自然生态平衡的思考,以及人与自然相处之道。胡仲弓的笔触简洁而富有深意,体现了宋诗的含蓄之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从天上来.题邵母郭太夫人《机灯课子图》,并祝八十正寿
风雨篝灯。记旧屋鸣机,毗舍曾闻。
稚儿旁读,也到宵分。一丝一缕慈恩。
只而今话着,那时事、多少精勤。
感天心,对檐梅数点,含笑重巡。
钲歌寿人都荔,喜大耋堂前,婉娩晨昏。
曼衍鱼龙,葳蕤兰蕙,齐来佐奉华樽。
念人生有母,连城重、寸晷堪珍。
好斓斑,博萱颜莞尔,帷幄长春。
洞仙歌.贺甘簃仁兄新婚
三商灿晓,溢门阑佳气。宝扇银鸾并交媚。
看下了晶帘,眉黛轻描,相对坐、商略绿窗奇字。
元龙豪气在,哀乐中年,合有深情寄鱼水。
一棹木兰船,镜鉴香篝,生消受、柔乡滋味。
有比翼、鸿光式相庄,待明岁重阳,饼筵高会。
金缕曲·其三七夕,和释戡观剧,叠前韵
果酒清商节。记华清蛛丝候巧,网纤于发。
秘殿长生曾密语,夜半凉空高豁。
早分付词场几杰。
更误功名千载后,剩风流拍板敲云热。
天宝事,等闲撇。秋来霖雨天倾裂。
似闻铃郎当驿路,栈云嵋雪。
急切渔阳鼙与鼓,惊破笙歌零缺。
重感慨玄宗闲说。
几度斜阳今变古,又三郎闻曲同凄绝。
金缕怨,急弦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