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朝廷(cháo tíng)的意思:指国家政权的中心,也可以指官方机构或政府。
从官(cóng guān)的意思:指从官僚体制中退休或解职后,仍然以官员的身份享受待遇。
汉仪(hàn yí)的意思:指汉族的风仪和礼节。
论功(lùn gōng)的意思:根据功劳或成就来评价或分配待遇。
民物(mín wù)的意思:指人民和物质,即人和物。
人为(rén wéi)的意思:由人为主动创造或引起的事物或行为。
上国(shàng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在某个方面超过其他国家或地区。
盛大(shèng dà)的意思:形容庆典或活动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梯航(tī háng)的意思:指人们争先恐后地登上船或飞机,比喻追求成功或进步的竞争激烈。
献赋(xiàn fù)的意思:献上赋税
瑶池(yáo chí)的意思:指美丽的地方或美人。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雍熙(yōng xī)的意思:形容国家或家族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周礼(zhōu lǐ)的意思:指古代周朝的一套礼仪制度,也用来形容规矩、礼貌。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贡师泰的《上都诈马大燕五首(其五)》以“清凉上国胜瑶池”开篇,描绘了上都作为国家中心的非凡景象,仿佛仙境一般。四海之内的各国使臣汇聚于此,共同见证这一盛大的时刻,体现了元朝对外交往的广泛与开放。
接着,“岂谓朝廷誇盛大,要同民物乐雍熙”,诗人表达了对朝廷盛大的赞美,并强调了这种盛大的背后是人民的幸福与和谐,即“民物乐雍熙”。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繁荣的肯定,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理念的认同,即国家的强盛应以民众的福祉为根本。
“当筵受几存周礼,拔剑论功陋汉仪”,这两句则展现了宴会中的礼仪与功勋的表彰。在宴会上,人们遵循着周朝的礼仪规范,而通过拔剑论功的方式,不仅表彰了功臣,还暗含了对传统汉朝礼仪的一种超越或创新,体现了元朝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有着开拓进取的精神。
最后,“此日从官多献赋,何人为诵武公诗”,诗人感慨于当日众多官员献赋的情景,却提出了一个疑问:谁会吟诵武公的诗歌呢?这里可能蕴含着对文化传承的思考,以及对优秀传统文化能否在新时代得到发扬光大的忧虑或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上都盛况的描绘,展现了元朝时期国家的繁荣与开放,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文化传承以及社会和谐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缕曲.七月初五朱草衣五十初度
织屩堂中客。困风尘、如流岁序,行年五十。
南越北燕游倦矣,白下凿坏为室。
似巢父、一枝栖息。
昨夜桐风惊短梦,把园林、万绿都萧瑟。
秋士感,壮心迫。荀卿正遇游齐日。
叹胸中、著书干卷,沈埋弃掷。
尚有及时一杯酒,身后之名何益。
张季膺、斯言堪述。
天意也怜吾辈在,且休忧、尘世无相识。
长寿考,比金石。
伤哉行
伤哉薤露日欲午,昨日草堂辞故主。
黄梁已熟梦初回,百岁相将一柸土。
北邙山下纸钱风,杜鹃声中寒食雨。
留得功名上墓碑,行人立马泪如缕。
椒浆满地不胜愁,日落玄猿为起舞。
流传义事死不泯,会有馀休大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