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仪真·其三》
《过仪真·其三》全文
明 / 胡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南北帆樯会此津,满江箫鼓阳春

相逢尽是他乡客,莫厌樽前劝酒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帆樯(fān qiáng)的意思:帆樯是指船上的帆和桅杆,比喻在困境中给予帮助的人或事物。

尽是(jìn shì)的意思:充满、全是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劝酒(quàn jiǔ)的意思:劝酒是指主动或委婉地劝人喝酒的行为。

他乡(tā xiāng)的意思:指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别的地方生活或工作。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乡客(xiāng kè)的意思:指来自乡下的客人,也指在外地的乡亲。

箫鼓(xiāo gǔ)的意思:指音乐声,也用来比喻欢乐的场面。

阳春(yáng chūn)的意思:指朴素、朴实无华,没有修饰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繁华景象与浓厚的节日氛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首句“南北帆樯会此津”,开篇即以“帆樯”点出舟船汇聚的繁忙景象,“会此津”则强调了地点的特殊性,此处并非一般的渡口或码头,而是汇聚南北商旅的重要水路交汇处。这一句不仅勾勒出一幅动态的画卷,也暗示了诗人的行旅背景。

次句“满江箫鼓载阳春”,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生动地描绘了江面上的热闹场景。满江的船只不仅装载着货物,更承载着人们的欢声笑语和音乐的节奏,仿佛整个春天都被这江面所承载。这里的“阳春”既指季节,也暗含了节日的气氛,营造了一种喜庆而温馨的氛围。

第三句“相逢尽是他乡客”,在热闹的场景中加入了情感的深度。诗人在这里强调了舟行途中遇到的都是来自不同地方的旅客,这种相遇虽然短暂,却充满了异乡人之间的共情与交流。这一句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深化了主题,让读者感受到旅途中的孤独与温暖并存的情感体验。

最后一句“莫厌樽前劝酒频”,是对前文情境的总结与升华。面对着远方的客人,诗人以酒为媒介,表达了对彼此间深厚情感的珍视与渴望加深了解的愿望。这不仅是对饮酒习俗的描述,更是对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赞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酒逢知己千杯少”的精神内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以及旅途中的人际交往,既有视觉上的壮丽景观,也有情感上的深刻共鸣,是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生活画卷。

作者介绍
胡俨

胡俨
朝代:明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猜你喜欢

句·其四

阶除翠色迷宫草,殿阁清阴老禁槐。

(0)

送张司理

三年频说狱空虚,叹息贤才治有馀。

晓踏府尘铃窅眇,夜吟庭月树扶疏。

尚微官职人皆有,已大精神众不如。

努力无忘建功业,秃毫他日为君书。

(0)

清明日再题高赋亭

二年来作旅行人,节物相逢但感情。

彭蠡湖边看竞渡,摐阳山畔过清明。

游神杳默皆愁意,倾耳寻常得恨声。

若有桑麻三亩地,肯将高迹学蓬萍。

(0)

晓作

雨恶天光淡,风高晚气清。

四檐喧急溜,一枕厌寒声。

世虑漫沉想,此心还不平。

搔捞下书榻,坐对纸窗明。

(0)

麻姑山诗.出山有感

偶随爱山客,亦赋看山诗。

方为昔日登,又作今日归。

劳生竟何有,清赏不可期。

故惭康乐侯,万里穷攀跻。

(0)

麻姑山诗.入丹霞洞

霞光满西山,古洞在其下。

石老只嵌空,泉寒亦飞泻。

有居容冠褐,无路纵车马。

游人务周遍,强往不敢舍。

森森南荣树,飘叶扑香灺。

过尽去来人,谁为爱閒者。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