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通艾轩谱,葬得竹溪铭。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挽 惠 安 林 丞 宋 /刘 克 庄 策 名 迫 榆 景 ,谢 病 去 松 厅 。博 取 儒 先 说 ,尤 深 道 德 经 。族 通 艾 轩 谱 ,葬 得 竹 溪 铭 。愁 绝 蟆 陵 路 ,哀 笳 不 忍 听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笳(āi jiā)的意思:指悲伤的笳声,比喻悲痛、哀悼之情。
博取(bó qǔ)的意思:通过努力和智慧获得知识、技能、名誉或权力。
不忍(bù rěn)的意思:不忍指不能忍受、无法忍受的意思,表示不愿意或不忍心做某事。
策名(cè míng)的意思:指通过巧妙的手段或策略来命名或命题。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善于起名或设计。
愁绝(chóu jué)的意思:极度忧愁,悲伤到极点
道德(dào dé)的意思:
[释义]
(名)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构成]
并列式:道+德
[例句]
讲道德。(作宾语)德经(dé jīng)的意思:
道德的法则,标准。
儒先(rú xiān)的意思:指儒家思想或儒家学派在某个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
松厅(sōng tīng)的意思:指宽敞明亮的大厅,比喻宽广的胸怀和广阔的视野。
谢病(xiè bìng)的意思:指因病而康复,表示病愈或恢复健康。
榆景(yú jǐng)的意思:指榆树的景色,比喻人的容貌或景色美丽壮丽。
竹溪(zhú xī)的意思:指清幽的竹林和溪水,形容环境幽静、清新。
道德经(dào dé jīng)的意思:指引人们行为准则的经典文献
- 翻译
- 我以功名追逐日落余晖,因病辞去松厅的职务。
广泛研读儒家先贤的言论,特别深入理解《道德经》的教诲。
家族与艾轩家谱相连,我的葬礼将遵循竹溪铭文的指引。
走在蛙陵的路上,满心愁绪,连悲哀的笳声都难以忍受。
- 注释
- 策名:追求功名。
迫榆景:追逐日落。
谢病:因病辞职。
松厅:官职所在。
儒先:古代儒家学者。
尤深:特别深入。
道德经:道家经典。
族通:家族关联。
艾轩谱:家谱。
葬得:遵循。
竹溪铭:墓志铭。
愁绝:极度愁苦。
蟆陵路:蛙陵之路。
哀笳:悲哀的笳声。
- 鉴赏
此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挽惠安林丞》。从这短暂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故人的哀悼之情。
“策名迫榆景”一句,表明诗人是在某个特定的时刻,面对着榆树成荫的景象,这个场景触发了他对故人的思念。接着,“谢病去松厅”则透露出诗人因病刚好,前往松厅可能是为了追悼或纪念。
“博取儒先说”和“尤深道德经”两句,显示出诗人广泛地汲取了儒家前賢的教诲,并特别沉醉于《道德经》的智慧。《道德经》是道家重要经典之一,讲述了自然法则与宇宙之道,对后世影响深远。
“族通艾轩谱”和“葬得竹溪铭”两句,则表明诗人对家族历史有着深入的了解,并且可能参与了祖先墓地的整理工作,留下了刻铭于石以资纪念。
最后,“愁绝蟆陵路”和“哀笳不忍听”两句,透露出诗人在故人去世后所剩下的道路上游走时的心境,那种哀伤之声,对他来说是如此沉痛,以至于难以忍受。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文化传统和家族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的深切怀念和个人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地角场以疮疡不果谒伏波庙俾宗之摄祭期以二十五日渡海一卜即吉夜半乘潮解桴星月灿然风便波平诘旦已达琼管东坡谓斯游奇绝冠平生非虚语也作二诗纪之·其二
夜半乘潮云海中,伏波肯借一帆风。
满天星月光铓碎,匝海波涛气象雄。
大舶凭陵真漭渺,寸心感格在精忠。
老坡去后何人继,奇绝斯游只我同。
次韵志宏见示寒翠亭之作
虚亭枕山麓,万籁如笙箫。
佳哉松竹林,飒然风露秋。
我题亭上名,过客为少留。
所嗟结搆小,未称山光浮。
缅怀琅琊亭,醉翁昔曾游。
今我聊复尔,一洗胸中愁。
数子真好事,佳句相与搜。
会当同胜会,及此月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