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征(běi zhēng)的意思:北征是指向北方出征,征战北方。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膏粥(gāo zhōu)的意思:指贫穷、困苦的生活。
羁怀(jī huái)的意思:形容内心忧虑、烦闷、不安。
弄玉(nòng yù)的意思:玩弄美玉,指不懂得珍惜和保护珍贵物品。
南门(nán mén)的意思:指人的性格刚直,不畏强权,坚持正义。
悄悄(qiāo qiāo)的意思:悄悄指的是轻轻地、不声张地、不引人注意地。形容做事谨慎小心,不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塞北(sài běi)的意思:指中国北方边塞地区,也泛指边疆地区。
申严(shēn yán)的意思:严肃庄重,态度端正
瑶琴(yáo qín)的意思:指美妙的音乐或琴音,形容音乐声音悦耳动听。
玉尖(yù jiān)的意思:形容美女的脸颊红润如玉。
烛影(zhú yǐng)的意思:烛影指的是烛光下的影子,比喻微小的事物或人物在大事物或人物的背景下显得微不足道。
- 鉴赏
这首清代郑翰谟的诗《和黄农部尖叉韵(其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情感与生活场景。首句“悄悄羁怀烛影纤”,通过“悄悄”和“烛影纤”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淡淡的忧思,暗示着深夜独处的情境。
第二句“更听诗令戒申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身处文人雅集,受到严谨诗律的约束,也反映出他对文学的敬畏和自律。春风“已啜醲膏粥”,形象地写出春天的到来,但诗人的心境并未因春暖花开而轻松,反而可能因为诗令的严肃而更加凝重。
“冬雪初消著水盐”则借冬去春来之景,寓示着诗人生活中的变迁,冬雪消融如同人生的困境逐渐化解,但又暗示着新的挑战和责任。“塞北征辀尘满袖”,诗人想象着远方的征途,车马扬起的尘土沾满了衣袖,流露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未知的忧虑。
尾联“巴音愧和峨洋曲,虚把瑶琴弄玉尖”,诗人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自谦,未能在黄农部的峨洋曲中唱和,只能徒然抚琴,琴声虽美,却无人欣赏,流露出一种孤芳自赏的落寞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敏感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孤儿行
孤儿生诚不如死,生时父为太守,一门列戟上,见曾与祖与兄共朱衣。
弄竹马,从父军中,南至交粤北渤海,三年不归。
父没于卤跣而度岭,饥瘦乞食还故乡,母昏不省人病兄伶仃。
丘嫂不慈,驱儿独当户。
输马刍,呼役夫,使我饥无糜。皲不覆踝,霜雪皑皑。
南山行采薪,柯折我斧。欲取我斧,虎狞逐我。
兄持我泣,嫂怒云,笞之儿,踞当箠。
愿以斧归,道遇父,客相持,泣下如绠縻。
与我一短剑,曷不从良家子,期门佽飞。
今无天子北击胡,还客短剑,我带不属,割汝蒯缑。
以剑刈薪,刃缺胡折。惜哉父仇,里儿道僵三日。
云苏地下父,寄言儿懦一何愚。
寄谢地下孤,儿苟活以母在,嫂诚虐我,念兄病苦,儿宁忍死以须臾。
《孤儿行》【明·彭孙贻】孤儿生诚不如死,生时父为太守,一门列戟上,见曾与祖与兄共朱衣。弄竹马,从父军中,南至交粤北渤海,三年不归。父没于卤跣而度岭,饥瘦乞食还故乡,母昏不省人病兄伶仃。丘嫂不慈,驱儿独当户。输马刍,呼役夫,使我饥无糜。皲不覆踝,霜雪皑皑。南山行采薪,柯折我斧。欲取我斧,虎狞逐我。兄持我泣,嫂怒云,笞之儿,踞当箠。愿以斧归,道遇父,客相持,泣下如绠縻。与我一短剑,曷不从良家子,期门佽飞。今无天子北击胡,还客短剑,我带不属,割汝蒯缑。以剑刈薪,刃缺胡折。惜哉父仇,里儿道僵三日。云苏地下父,寄言儿懦一何愚。寄谢地下孤,儿苟活以母在,嫂诚虐我,念兄病苦,儿宁忍死以须臾。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1367c6773c9ae2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