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捉搦歌·其二》
《捉搦歌·其二》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泰]韵

东家女儿狡狯屋里烧香出墙外。

供养世尊佛会,愿得百媚无菑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媚(bǎi mèi)的意思:形容一个人的美丽、姿态、仪态等各个方面都非常出色。

东家(dōng jiɑ)的意思:指招待客人的主人,也泛指提供食宿或工作的人。

佛会(fó huì)的意思:佛教徒聚集在一起进行宗教活动。也可以形容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追求某种目标。

供养(gōng yǎng)的意思:供养指提供生活、食物、财物等物质上的供给,养育和抚养。

狡狯(jiǎo kuài)的意思:形容人狡猾、狡诈。

女儿(nǚ ér)的意思:女儿指的是女性子女。在成语中,女儿往往用来比喻某种特定的事物或概念。

烧香(shāo xiāng)的意思:指为神明或祖先燃烧香烟以示敬意,也用于比喻虚情假意或表面功夫。

世尊(shì zūn)的意思:世尊是佛教用来尊称释迦牟尼佛的称呼,意为世界尊贵的存在。

屋里(wū lǐ)的意思:指在狭小的空间或范围内,不愿外出,不与外界接触。

养世(yǎng shì)的意思:养育世间众生,关怀万物。

东家女(dōng jiā nǚ)的意思:指妻子为了婆家利益而不顾丈夫的感受。

鉴赏

这首诗《捉搦歌(其二)》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描绘了一位机智灵动的东家女儿的形象。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位女子的聪明才智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东家女儿大狡狯”,开篇即点明了主角的身份和性格特点——狡狯,既暗示了她的机智,也透露出几分俏皮与活泼。接着,“屋里烧香出墙外”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她在家中的行为,不仅在室内虔诚地烧香供奉,还让香气飘散到墙外,似乎在向外界传达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信号。这种行为既体现了她的宗教信仰,也表现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供养世尊作佛会”,进一步揭示了她内心深处的信仰与追求,通过供奉佛像、举行佛会,表达了对精神世界的重视和对佛法的崇敬。这不仅是对宗教的虔诚信仰,也是对心灵净化与提升的渴望。

“愿得百媚无菑害”,则是她内心愿望的直接表达。她希望获得百般魅力,远离灾祸与伤害,既是对个人幸福的追求,也是对和谐生活的向往。这句话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同时也体现了她内心的善良与慈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流露,塑造了一个充满智慧、追求精神与物质双重幸福的女性形象,展现了明代社会中个体对于生活态度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木公新斋成题寄

布帽荷锄自辟莱,把茆小筑近城隈。

木天分取遮遗卵,藜火还将爇死灰。

大雪齐腰仍蠹简,西风开口共残杯。

棋枰诗草留馀隙,好待孤云出岫来。

(0)

哭晋中张子

群雁声摧影独依,文章啮尽腹终饥。

北堂自绕黄沙梦,东阁仍开白板扉。

剑铗不弹声欲绝,发肤既尽骨思归。

游魂无禁知先到,寒极还应索舞衣。

(0)

冒雨访木斋不遇

草团风送雁归声,孤负春深雨未晴。

戴笠独行韩大伯,到门不见李先生。

若非策蹇寻花笑,定是携诗倩鹤评。

为语小童多汲水,明朝清晓待余烹。

(0)

偶成

寒灯一点暂相亲,除梦都应不是真。

开口后来皆作圣,盖棺前此莫论人。

鬼神未到须防独,涓滴虽微便溺身。

纵死定令天亦见,肯教风雨暗青燐。

(0)

吟到先生不可名,一钩新月挂三星。

破颜自此成多事,断臂徒然卒未宁。

魔佛拣开知梦幻,贤奸混合亦顽冥。

只今面目归何处,大雪绥绥下朔庭。

(0)

接与治书

平生相识满天地,此日何人片纸来。

数点泪弹浸墨迹,几年梦去绕梅开。

土田儿女终浮沫,文字心肝总祸胎。

世事一番君已见,莫将白发殉黄埃。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