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芭蕉(bā jiāo)的意思:指人的生活环境艰苦,但品德高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不听(bù tīng)的意思:不听指的是不听从劝告或建议,不接受教导。
不断(bù duàn)的意思:不间断地、持续不断地
城头(chéng tóu)的意思:指在城墙上,多指在高位上。
短辕(duǎn yuán)的意思:指车马的辕绳短,比喻困难重重,进退两难。
趺坐(fū zuò)的意思:指盘腿坐下,双脚交叉放在大腿上。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琅琊(láng yá)的意思:琅琊是一个地名,意为美好的地方。在成语中,琅琊常用来形容气势恢宏、壮丽美好的景象。
莲花(lián huā)的意思:比喻人的品质高尚,如莲花一般纯洁无瑕。
谯鼓(qiáo gǔ)的意思:指善于歌颂赞美的人。
试问(shì wèn)的意思:用于引出问题或者表示询问的措辞
谁边(shuí biān)的意思:表示无论哪一方,都不得罪或得罪不起。
无语(wú yǔ)的意思:没有话可说,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或看法。
冶游(yě yóu)的意思:指人放荡不羁、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应教(yìng jiào)的意思:应该教导或教训
拥膝(yōng xī)的意思:指两膝相拢,双臂环抱于膝上,形象地表示亲密、亲近的样子。也用来形容夫妻或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支颐(zhī yí)的意思:托腮支颐,表示闲散无事,悠闲自得。
- 鉴赏
这首《海棠春·夜坐》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描绘了夜晚独自静坐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
首句“芭蕉却报黄昏雨”,以芭蕉叶的摇曳暗示着黄昏时分的雨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听不断、莲花双杵”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雨声比作莲花上轻轻敲击的双杵声,形象地描绘了雨声的连续不断,同时也赋予了雨声一种节奏感和韵律美。
“拥膝更支颐,趺坐浑无语”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夜坐时的姿态,他紧拥膝盖,支撑着下巴,静静地坐着,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又似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言语,只有内心的独白。
“冶游试问谁边去”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欢乐时光的追忆与怀念,仿佛在询问自己曾经的游乐是否已远离,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全不听、城头谯鼓”则进一步强调了夜的寂静,连城头的谯鼓声都听不到,突出了夜晚的深沉与孤独。
最后,“应教短辕中,挥秃琅琊麈”两句,以“短辕”和“琅琊麈”为喻,可能是指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追求或向往,即使在如此寂静的夜晚,也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坚持与执着,挥动着手中的“麈”,即毛笔,继续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夜晚静坐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思,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