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荣子邕陋居二首·其一》
《题荣子邕陋居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草舍隆中幅巾,闭门三致汉将军。

纷纷自献知何有,终遣斯人鼎分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草舍(cǎo shè)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鼎分(dǐng fēn)的意思:指权力、地位或势力的分裂、分散。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幅巾(fú jīn)的意思:指巾帛的尺寸大小,也比喻事物的规模大小。

汉将(hàn jiāng)的意思:指勇猛的将领,有时也用来形容英勇的士兵。

何有(hé yǒu)的意思:没有什么,没有的事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隆中(lóng zhōng)的意思:隆中指的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智慧或计谋。

斯人(sī rén)的意思:指某人的品德、才华、风范等超出常人,令人敬佩和仰慕。

一幅(yī fú)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况单一、固定不变。

翻译
在隆中的草舍中,他像一位儒雅的隐士,闭门谢客多次向汉将军表达敬意。
众多人才前来投效,但他并不在意,最终还是这位人物决定了天下大势的划分。
注释
草舍:简陋的房屋。
隆中:地名,诸葛亮隐居的地方。
一幅巾:形容他的朴素装扮。
闭门:关门谢客。
三致:多次表达敬意。
汉将军:可能指刘备这样的汉室将领。
纷纷:形容人才众多。
知何有:不知所措,不以为意。
遣:派遣,这里指决定。
斯人:此人,指诸葛亮。
了鼎分:决定天下的归属。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脱与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草舍隆中一幅巾”,这里的“草舍”象征着简朴而宁静的居所,而“一幅巾”则暗示了一种简单而不加修饰的生活方式。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现了自己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喜爱。

“闭门三致汉将军”,这句话传达出一种拒绝与世俗接触,专注于内心世界的情感。“三致”可能暗示了时间的长久,而“汉将军”则是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这里可能是比喻,用来形容诗人内心的坚定与勇气。

“纷纷自献知何有”,这里的“纷纷”描绘了一种繁杂而复杂的情境,可能指的是外界的喧嚣和世俗的诱惑。而“自献知何有”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干扰的质疑与不解,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

“终遣斯人了鼎分”,这句话中,“终遣”意味着最终的放手,“斯人”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是其他有志于隐逸生活的人。“了鼎分”则是一种比喻,可能指的是完成了某种内心的解脱或是对过去的完全告别。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九真山净居寺谒无碍上人

大士生天竺,分身化日南。

人中出烦恼,山下即伽蓝。

小涧香为刹,危峰石作龛。

候禅青鸽乳,窥讲白猿参。

藤爱云间壁,花怜石下潭。

泉行幽供好,林挂浴衣堪。

弟子哀无识,医王惜未谈。

机疑闻不二,蒙昧即朝三。

欲究因缘理,聊宽放弃惭。

超然虎溪夕,双树下虚岚。

(0)

奉试麦垄多秀色

南陌生岐穗,农家乐事多。

塍畦交茂绿,苗实际清和。

日布玲珑影,风翻浩荡波。

来牟知帝力,含哺有衢歌。

(0)

临刑赋

圣主何曾识仲都,可嗟社稷在须臾。

市东便是神仙窟,何必乘舟泛五湖。

(0)

奉和圣制过温汤

丰城观汉迹,温谷幸秦馀。

地接幽王垒,涂分郑国渠。

风威肃文卫,日彩镜雕舆。

远岫凝氛重,寒丛对影疏。

回瞻汉章阙,佳气满宸居。

(0)

赠崔驸马

百尺梧桐画阁齐,箫声落处翠云低。

平阳不惜黄金埒,细雨花骢踏作泥。

(0)

送青阳李明府

善政无惭色,吟归似等闲。

惟将六幅绢,写得九华山。

求理头空白,离京债未还。

仍闻猿与鹤,都在一船间。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