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鬓丝(bìn sī)的意思:指人的鬓角的头发,用以形容人的年纪已经很大。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翠眉(cuì méi)的意思:形容眉毛又黑又浓密。
归客(guī kè)的意思:指返乡的旅客或回归的人。
漏声(lòu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泄露出去,不能保守秘密或隐瞒真相。
梦魂(mèng hún)的意思:形容梦境逼真,魂魄离体。
明妃(míng fēi)的意思:指明亮美丽的妃子,也用来形容容貌美丽的女子。
入山(rù shān)的意思:进入山林
四皓(sì hào)的意思:指四位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无家(wú jiā)的意思:没有家,无家可归
砧杵(zhēn chǔ)的意思:比喻夫妻和睦相处,家庭和顺美满。
子规(zǐ guī)的意思:子规是一个古代的乐器,代表着规矩、纪律和秩序。
- 翻译
- 夜晚漫长,更漏声似乎格外迟缓,常常伴着歌声,使翠眉增添哀愁。
黄叶飘落,仿佛在催促捣衣的日子临近,杜鹃鸟的啼叫惊破了梦境。
王昭君离宫时悲泣成千行泪水,蔡文姬归来时,双鬓已添白发。
隐居的四位高人不肯出山,对于无家可归的游子来说,这更显得可怜无助。
- 注释
- 漏声:古代计时器,滴水声象征时间流逝。
惨翠眉:形容女子因悲伤而眉头紧锁,脸色憔悴。
砧杵:捣衣石和棒槌,古时妇女用来捣洗衣物。
子规:杜鹃鸟,叫声凄凉,常引人思乡。
明妃:指王昭君,因其美貌被选为汉宫宫女。
蔡琰:蔡文姬,东汉末年著名才女,曾被匈奴掳走。
四皓:秦末隐士,后被刘邦请出山辅佐。
无家归客:指流离失所、无处安身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深的愁绪和无家可归的悲凉情怀。开篇"夜长偏觉漏声迟,往往随歌惨翠眉"两句,通过夜晚时分的流逝和钟声的迟缓,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随歌"一词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的不协调,"惨翠眉"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因为思念而眉头紧锁的痛苦。
接下来的"黄叶落催砧杵日,子规啼破梦魂时",通过秋天的景象和夜晚的寂静,以及小鸡啼鸣打破了诗人脆弱的心灵,表达了内心的不安与孤独。这里的黄叶和砧杵不仅是季节变化的写实,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隐喻。
"明妃去泣千行泪,蔡琰归梳两鬓丝"两句,则借用了历史上的明妃(杨贵妃)和蔡琰两个女性形象,以他们的遭遇比喻自己的不幸。诗人通过对古代美女的怀念,表达了自己深沉的哀愁与无尽的思绪。
最后"四皓入山招不得,無家归客最堪欺"一句,则是诗人借用了道教中的四位仙人隐居山林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于归宿的渴望和对现实无家的悲哀。"无家归客"直白地揭示了诗人的漂泊感,"最堪欺"则是对这种漂泊生活的一种无奈与自我安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借古代女性形象的情感寄托,表现了一种深切的愁绪和不属于任何一个地方的漂泊之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蕲州晓起书所见
扁舟西来傍山宿,山云横江压船腹。
晓来忽失江上山,浮空一握青孱颜。
云移波动山失据,白云载山欲俱去。
山云变灭岂有常,白羽片片随风扬。
推篷回望忽无迹,青峰飞堕船之旁。
我叹山色佳,还为山作计。
峰蹲岳峙好自立,无为出云以自蔽。
晓发九江入山作
朝云拂城垒,残雨鸣松枝。
驰策出长道,行人各参差。
春去芳未歇,碧草摇清姿。
野田何漠漠,群雀鸣相追。
幽睇结层巘,微情发凉飔。
灵山近可挹,百里乃逶迤。
路曲蹑危磴,欲速信难期。
抚赏求所适,无言契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