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中夜与家人饮》
《舟中夜与家人饮》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队]韵

月出断岸口,影照别舸背。

且独与妇饮,颇胜俗客对。

月渐上我席,暝色亦稍退。

岂必秉烛,此景已可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uzhōngjiārényǐn
sòng / méiyáochén

yuèchūduànànkǒuyǐngzhàobiébèi

qiěyǐnshèngduì

yuèjiànshàngmíngshāo退tuì

zàibǐngzhújǐngà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秉烛(bǐng zhú)的意思:手持蜡烛,指代亲自主持或亲自负责。

断岸(duàn àn)的意思:指江河湖泊的岸边因水势猛烈而决裂的现象,比喻力量强大,势不可挡。

可爱(kě ài)的意思:指人或事物让人感到可爱、讨人喜欢。

暝色(míng sè)的意思:指夜幕降临时的黄昏或黎明时的微亮。

岂必(qǐ bì)的意思:用于反问,表示事情并非一定如此。

俗客(sú kè)的意思:指平民百姓、普通人。

翻译
月亮从岸边升起,光影映照在其他船只的背面。
暂且独自与妻子饮酒,胜过与世俗的客人相伴。
月光渐渐洒满我的座位,夜色也开始消退。
不一定非要在灯火下,这样的景色已经足够美好。
注释
月:月亮。
出:升起。
断岸:岸边。
口:处。
影:影子。
照:照射。
别舸:其他船只。
背:背面。
且:暂且。
独:独自。
妇:妻子。
饮:饮酒。
颇:稍微,更。
俗客:世俗的客人。
渐:渐渐。
席:座位。
暝色:夜色。
稍:稍微。
退:消退。
岂必:不一定。
秉烛:手持蜡烛照明。
此景:这样的景色。
已:已经。
可爱:可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梅尧臣在舟中夜晚与家人共饮的场景。月亮从岸边升起,洒下的月光映照在小船的背面,营造出宁静而私密的氛围。诗人选择与家人共享这一时刻,认为它比应对俗世的宾客更为惬意。随着月升高,周围的暮色也逐渐消退,诗人强调即使没有明烛,这样的月色已经足够美好,足以带来温馨的享受。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家庭团聚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展现出淡泊名利的雅趣。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恶少

玉鞭驱马五陵春,生是人家最少人。

未有虬须先捋颌,爱舒猿臂每呈身。

口嫌鲁酒难成醉,衣泥胡姬为拂尘。

却笑腐儒藏牖下,十年缝掖自伤贫。

(0)

秋日宿僧舍

雾散空林雨自收,寻僧尽日上西楼。

栖心对佛难成寐,傲骨临风易感秋。

贝叶经霜翻讲席,砧声随月过城头。

几回欲把吴钩舞,侧耳荒鸡四五筹。

(0)

晚过海怀庵

谷中閒步石崚嶒,红白花开出古藤。

日暮客心逢落叶,乱流人语见僧□。

秋云阴锁厨间竹,渔火红烧塔里灯。

谁在高楼看双瀑,西风一夜半成冰。

(0)

是夕宿太泉旧居

轻寒山气已秋深,倚遍栏干晚独吟。

野况寂寥怜此地,旧游凋谢忆初心。

天垂窗外看萤火,月坠松边见宿禽。

古调久无人共和,不须重鼓伯牙琴。

(0)

湖上

水照湖心鹤,风吹石畔莲。

渺瀰谁复到,形影但相怜。

树送千家雨,天浮一片田。

红菱如可采,为借女郎船。

(0)

种秫

种秫劳劳别一区,只缘沽酒费提壶。

家人莫败先生兴,自□从今是酒徒。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