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为驱之去,兹行定焉往。
《发衡州后怀使君刘先生》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发 衡 州 后 怀 使 君 刘 先 生 宋 /赵 蕃 四 年 别 师 门 ,十 日 留 函 丈 。所 问 与 所 知 ,安 得 回 赐 放 。孰 为 驱 之 去 ,兹 行 定 焉 往 。倦 马 苦 陂 陀 ,白 鸥 思 渺 莽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鸥(bái ōu)的意思:白色的海鸥,比喻人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陂陀(pō tuó)的意思:指迷茫、困惑不解的样子。
函丈(hán zhàng)的意思:指书信往来或往来的关系。
回赐(huí cì)的意思:
春秋 时 颜回 和 端木赐 的并称。 回 字 子渊 , 鲁 人; 赐 字 子贡 , 卫 人,均 孔子 弟子。 汉 班固 《奕旨》:“若 孔 氏之门, 回 赐 相服,循名责实,谋以计策。”
渺莽(miǎo mǎng)的意思:形容景象辽阔、广大,无边无际,无穷无尽。
师门(shī mén)的意思:指同一个师傅的弟子。也可指同一行业、同一领域的人。
十日(shí rì)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的十天。
所知(suǒ zhī)的意思:所了解的知识或情况。
行定(xíng dìng)的意思:行动有规划,目标明确,决心坚定。
- 翻译
- 离别师门已四年,十天滞留大师旁。
所学所知问师恩,何时能得回应偿。
何人驱使我离去,此行目标又何方。
疲马疲惫于崎岖,白鸥心向广阔无疆。
- 注释
- 四年:四年的光阴。
别:离开。
师门:老师门下。
函丈:大师的居所。
所问:所学的问题。
所知:所掌握的知识。
回赐:回报或回应。
放:释放,这里指得到回应。
孰:谁。
驱之去:驱使离开。
兹行:这次行程。
定焉往:确定要去的地方。
倦马:疲惫的马。
苦陂陀:辛苦于崎岖不平的道路。
白鸥:象征自由的白鸥。
思渺莽:思绪向往着辽阔无垠。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创作的《发衡州后怀使君刘先生》。诗中表达了诗人离开师门四年后,又在函丈之地逗留了十天,对老师的深深怀念和请教后的感激之情。他询问与学习的内容,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回应和指导。诗人反思自己的行程,不确定下一步将去哪里,内心充满迷茫。疲惫的马匹在艰难的路途上挣扎,而他自己则像一只渴望自由的白鸥,思绪飘向远方。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师恩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思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独游偶题
颓然一睡足,岩溜尚潺湲。
面几郎山郭,寂无人世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