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体五首·其五》
《杂体五首·其五》全文
唐 / 韦应物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碌碌荆山璞,卞和献君门

荆璞非有求,和氏非有恩。

所献知国宝至公不待言。

是非吾欲默,此道今岂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国宝(guó bǎo)的意思:指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的文物、艺术品或传统技艺。

和氏(hé shì)的意思:和氏指的是和氏璧,也称为和氏璧玉,是中国古代传世的一件珍贵玉器,象征着和平、团结和协调。

荆山(jīng shān)的意思:指险峻的山峰或山岭。

荆璞(jīng pú)的意思:指粗糙的宝石或粗陋的艺术品。比喻原始而未加工的材料或粗糙的作品。

君门(jūn mén)的意思:君门指的是君主的门下,也可以泛指官员、贵族等的门下。

碌碌(lù lù)的意思:平凡、普通、无所作为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至公(zhì gōng)的意思:指公正、公平、公道。

翻译
平庸的荆山之玉,卞和将其献给君王。
玉石并非有所求,卞和也并非施恩于人。
他知道这乃是国家的珍宝,公正无私无需多言。
的是非我愿保持沉默,这样的道路如今是否还存在呢?
注释
碌碌:形容平庸无奇。
荆山璞:指未经雕琢的美玉,这里借指卞和发现的宝玉。
卞和:古代楚国人,发现并献玉的典故主角。
君门:君王的门前,代指朝廷。
非有求:没有特别的请求或期望。
和氏:即卞和,此处代指他自己。
国宝:指极为珍贵的宝物。
至公:极其公正无私。
默:沉默,不说话。
此道:指真诚献宝、公正无私的道路。
今岂存:现在是否还存在。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名为《杂体五首(其五)》。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某种美好事物或理念的坚守和赞美。开篇“碌碌荆山璞,卞和献君门”描绘了一种庄重而又不失华丽的景象,其中“碌碌”形容声音,“荆山璞”可能指代某种珍贵之物或理念。紧接着“荆璞非有求,和氏非有恩”表明这种献上并非出于私利或期待回报,而是出自内心的敬仰。

“所献知国宝,至公不待言”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行为的高尚性质,“国宝”象征着国家的重视和珍贵,而“至公不待言”则意味着这一点在当时已经是众所周知,不需多言。末尾两句“是非吾欲默, 此道今岂存”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高尚行为是否仍被理解和遵循的疑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某种美好事物或理念的赞颂,反映出诗人对于社会公正和价值观的关切,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时代变迁后的怀旧情绪。

作者介绍
韦应物

韦应物
朝代:唐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生辰:737~792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猜你喜欢

要亭行宫对雨三首·其二

较农今岁好,筹远旁秋烦。

了识无多幸,人情未易言。

即看一雨爽,便为昨朝暄。

坐对濛濛者,因之忆玉门。

(0)

中秋帖子词七叠前韵·其二

世界三千放大光,桂宵摛藻字应香。

应潮为忆吴江浦,二釜能不足筥匡。

(0)

分鉴曲

夏仲林光犹媚,雨馀涨影未消。

比似武夷一曲,登仙那藉虹桥。

(0)

偶仿倪瓒小景辄题以句

蓺事偶寄怀,固知非所贵。

近来更有悟,每仿云林意。

(0)

泉林行宫八景·其四横云馆

陪尾西来一尾垂,三楹閒馆筑于斯。

谁知听乳窦鸣处,恰是看岩云起时。

(0)

鄚州道中作

东风堤柳晓烟新,堤外邮亭不惹尘。

底事玉骢为迟策,芳郊今日见耕人。

旧州迤逦接新州,沿革难从考所由。

长堰威纡缘避潦,谋民端是圣人周。

荒榛蔓草旧州城,故迹依稀似易京。

固守曾闻骑都尉,当年割据入閒评。

士习诗书农服田,熙和一百有馀年。

持盈此日遑耽逸,劳已勤民勉继前。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