筵上烛,心篆未成灰。
《望江南.咏烛》全文
- 鉴赏
这首《望江南·咏烛》由清代诗人范贞仪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烛光与情感交织的画面。
“筵上烛”,开篇点明场景,烛光映照在宴席之上,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哀愁的氛围。“心篆未成灰”,心事如同篆刻一般,还未消散,暗示着内心的复杂情感。“红泪有时流醉靥”,红润的眼泪偶尔滑落,映照在醉人的笑靥上,形象地描绘了情感的波动与外在表现的矛盾。“清光彻夜照银台”,清冷的光芒贯穿整夜,照亮了银色的台面,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寓意着烛光对夜晚的守护。“更漏漫相催”,更漏声不断,仿佛在催促时间的流转,增添了一丝紧迫感和无奈之情。
整首词以烛为载体,不仅描绘了烛光的美丽与短暂,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情感难以言表的感慨。烛光虽美,却终将熄灭,正如人生中的美好时刻,总会在不经意间悄然逝去。词中蕴含的情感丰富而深沉,既有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情感表达能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