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二首·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镜花”为题,巧妙地将镜中之花与现实中的名花、倾国之美人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镜中幻象与现实世界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
首句“名花遇倾国,自古两相欢”,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名花比作美人,倾国则象征着美人的绝世风华。这两者自古以来就是相互映衬、彼此欢喜的。这里不仅赞美了美人的美丽,也暗含了对名花的高洁与脱俗的赞赏。
接下来的“今在明镜里,权作美人看”,则是对前一句的延伸和转折。诗人将名花置于镜子之中,通过镜子这一媒介,让名花得以与美人相媲美,成为了一种虚拟的、镜像般的存在。这里的“权作美人看”既是对镜中之花的一种肯定,也是对其作为替代品的无奈与幽默。
整首诗通过对镜中之花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与虚幻、真实与假象之间界限的探索。它不仅仅是一首咏物诗,更蕴含了对人生、对美的深刻思考。通过镜花这一意象,诗人引导读者去思考,美是否真的只能存在于现实之中,还是说,它也可以在想象、在虚幻的世界中得到体现?这无疑是对传统审美观念的一种挑战,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即事
出邑瘠而僻,古不通舟车。
我来当四月,斗米三百余。
中家力已殚,贫者将何如。
有司急民隐,力请开仓储。
恻然语众民,为我待须臾。
兹邑距大府,迢迢千里途。
大吏坐堂皇,幕客省文书。
市区例供应,朝夕进所需。
价廉米又凿,反斥斯言诬。
有司默无策,束手徒嗟吁。
贫民不敢怨,忍饥对妻孥。
新禾登尚早,粒米真如珠。
矫诏赈河内,吾思汲长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