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薜萝(bì luó)的意思:指藤本植物的一种,比喻人或事物的形象美丽而娇嫩。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大罗(dà luó)的意思:形容规模庞大,众多而壮观。
戴星(dài xīng)的意思:形容某人因为有特殊的才能或成就而备受赞誉和尊重。
洞庭(dòng tíng)的意思: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仲(èr zhòng)的意思:指同一辈分的两个人中,排行第二的人。
飞诏(fēi zhào)的意思:指官员奉旨迅速行动,快速处理事务。
风期(fēng qī)的意思:指风势猛烈的时期。
高阙(gāo quē)的意思:指建筑物高耸壮丽。
公何(gōng hé)的意思:公平正义,无可厚非
霞佩(xiá pèi)的意思:指辅佐君主治理国家的贤能之士。
谢公(xiè gōng)的意思:指对别人的恩惠心怀感激,表示感谢之情。
星冠(xīng guān)的意思:形容光彩照人、辉煌灿烂。
紫气(zǐ qì)的意思:形容吉祥、光明的气象出现。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寄王次公敬美时方辞督学越中之命》。诗中以“飞诏东来”开篇,描绘了朝廷突然派遣使者,将王次公调往越中督学的情景。诗人通过“白云深护洞庭蓑”这一句,巧妙地将王次公比作隐居于云雾缭绕的洞庭湖畔的渔翁,既表现了他的淡泊名利,又暗示了他即将面临的官场风云。
接下来,“乍堪霞佩游高阙,肯戴星冠出大罗”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比喻,表达了王次公面对即将到来的官场挑战时的复杂心情。诗人似乎在说,虽然王次公可能愿意像仙人一般自由自在地游历高阙,但现实却迫使他不得不戴上星冠,走出大罗天界,踏入世俗的官场。
“紫气昔缘关尹住,苍生今奈谢公何”两句,借用了古代道家人物关尹和政治家谢安的故事,表达了对王次公才能的肯定以及对其即将面临的挑战的担忧。关尹曾隐居山林,而谢安则是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政治家,这两人的故事在这里被用来暗示王次公的才能与责任。
最后,“惟应二仲心偏契,早订风期在薜萝”两句,以“二仲”(即商朝末年的伯邑考和叔齐)和“薜萝”(常用来象征隐逸生活)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王次公内心深处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王次公在官场与隐逸之间可能的抉择。这不仅是对王次公个人命运的关切,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王次公即将面临的官场挑战的描绘,以及对其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贺新郎·其三寄两吴尚书
雁向愁边落。渺汀洲、孤云细雨,暮天寒角。
有美人兮山翠外,谁共霜桥月壑。
想朋友、春猿秋鹤。
竹屋一灯棋未了,问人间、局面如何著。
风雨夜,更商略。六州铁铸从头错。
笑归来、冰鲈堪脍,雪螯堪嚼。
莫遣孤舟横浦溆,也怕浪狂风恶。
且容把、钓纶收却。
云外空山知何似,料清寒、只与梅花约。
逋老句,底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