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川恃重险,而人谁敢窥。
征西裹毡入,蜀人竟难支。
维险不可恃,维贤为可资。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敌国(dí guó)的意思:指敌对的国家或势力。
东吴(dōng wú)的意思:指古代中国三国时期的吴国,也用来形容东南地区。
君人(jūn rén)的意思:指有品德高尚、行为正直、为人仁爱、能够以身作则的人。
离披(lí p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表面上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内部已经破败不堪。
楼船(lóu chuán)的意思:楼船是指高大华丽的船只,也可指高楼大厦。
三江(sān jiāng)的意思:指长江、黄河和黑龙江,代表我国最大的三条河流。也用来形容地理位置重要、水系繁盛的地区。
吴人(wú rén)的意思:指江苏地区的人。也用来形容江苏人的品质和特点。
险不(xiǎn bù)的意思:形容情况非常危险,但最终却没有发生危险的事情。
汹涌(xiōng yǒng)的意思:形容水势或力量浩大,激烈汹涌。
重险(zhòng xiǎn)的意思:形容危险非常严重、重大。
这首明代朱诚泳的《感寓(其三十九)》以四川和东吴的历史地理为背景,通过描绘两地的险要形势,寓言性地表达了对治国策略的思考。
首句“西川恃重险,而人谁敢窥”,写出了四川地区凭借天然的险峻地形作为屏障,使得外来势力难以轻易侵犯。然而,接下来的“征西裹毡入,蜀人竟难支”则暗示即使有险阻,若无妥善应对,仍可能被外敌突破。
东吴部分,“东吴倚三江,汹涌乃天为”描绘了长江及其支流的壮阔与威力,暗示东吴也曾依赖水军优势。然而,“楼船焚缆下,吴人亦离披”则揭示了即便拥有强大武力,一旦战略失误,也会导致败局。
最后两句“维险不可恃,维贤为可资”,强调了仅依靠地理险峻是不够的,真正的力量来源于贤能的领导者和正确的策略。诗人告诫统治者,面对内外敌情,应谨慎行事,重视人才和智慧。
整首诗以历史典故为引,寓言深沉,警示后世君主勿过度依赖险阻,而应重视人才和战略决策。
苕溪直西山嶙峋,莫干矗空参北辰。
荒村去县未甚远,日落将尽埋红轮。
羁人憩此醉徒御,僻壤曾际神禹巡。
敝祠古木质拥肿,色泥痴塑防风身。
遥遥石径险如栈,芒屦掣足移换频。
狂贪游历不顾倦,肯因巇崄嗟迷津。
锦卷要演江海思,拍塞景物描天真。
偶翻邑志宁讹舛,下笔希古今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