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寻来处熟,忽动老心惊。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经 昨 所 蓦 之 涧 反 有 怯 不 自 胜 之 意 明 /王 履 礧 々布 泓 渟 ,琤 潺 四 面 并 。试 寻 来 处 熟 ,忽 动 老 心 惊 。石 势 熊 渠 虎 ,风 声 永 固 兵 。自 怜 人 我 杂 ,无 语 看 云 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风声(fēng shēng)的意思:风声指的是风吹过的声音,也比喻传言、谣言等。
泓渟(hóng tíng)的意思:指湖泊或河流的广阔水面。
来处(lái ch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或来历。
人我(rén wǒ)的意思:指人与自己无法分开,形容人与自己的关系密切,无法割舍。
四面(sì miàn)的意思:指四个方向,表示周围无处可逃或四面受敌的困境。
无语(wú yǔ)的意思:没有话可说,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或看法。
熊渠(xióng qú)的意思:指人才济济、人杰地灵的地方。
云行(yún xíng)的意思:指行走迅速,如云一般飞快。
自怜(zì lián)的意思:自己可怜,对自己感到怜悯或同情。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履的《经昨所蓦之涧反有怯不自胜之意》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涧景象。"礧礧布泓渟"形象地刻画了水流在宽广的涧中起伏波动,如同布满石头的湖泊。"琤潺四面并"则写出流水声在四周回荡,清脆悦耳。
诗人深入涧边,试图追溯水声源头,却发现它似乎蕴含着古老的力量,令他心中不禁生出敬畏之情,"忽动老心惊"表达了这种突如其来的震撼和对自然力量的感慨。接下来的"石势熊渠虎,风声永固兵"运用比喻,将石头的形态比作熊渠虎的威猛,风声比作风吹过兵戈的声响,进一步强化了涧水的神秘与壮丽。
最后,诗人感叹自己身处人世纷扰之中,面对这大自然的静谧与力量,感到人与自然的对比,"自怜人我杂,无语看云行",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静观心态,只能默默欣赏云卷云舒,无声地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内心的触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