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石排犬牙,荒洞泯龙迹。
空馀岩前碑,雨日自淋炙。
变故(biàn gù)的意思:意外的变化或突发事件
层巅(céng diān)的意思:形容层次很高,顶尖的地位或水平。
杜牧(dù mù)的意思:指人才被埋没、无法施展才华的境况。
非时(fēi shí)的意思:不合时宜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鬼怪(guǐ guài)的意思:形容神秘可怕、难以理解或超出常规的事物或现象。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环翠(huán cuì)的意思:形容山色清新、绿树葱茏。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今昔(jīn xī)的意思:指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示时间的变迁和事物的变化。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牧守(mù shǒu)的意思:指守护、管理、保卫某个领域或职责,也可指守望、守候。
千尺(qiān chǐ)的意思:形容高度很高或长度很长。
犬牙(quǎn yá)的意思:形容武器或工具锋利,咬合严密。
人烟(rén yān)的意思:指人口众多、繁华的地方。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往来(wǎng lái)的意思:往来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来去、交流、来往等意思。
小径(xiǎo jìng)的意思:小径指的是狭窄的道路,比喻行走的途径狭小而不起眼。
行五(xíng wǔ)的意思:指行走得快速、敏捷,形容人步履轻快,行动迅速。
秀色(xiù sè)的意思:形容美丽绝伦,色彩鲜艳。
严冬(yán dōng)的意思:指寒冷的冬季,形容气候非常严寒。
幽僻(yōu pì)的意思:幽僻指的是地处偏僻、人烟稀少的地方,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性格孤僻、不合群。
雨日(yǔ rì)的意思:雨天
折屐(shé jī)的意思:指解除、摆脱或放弃职务、责任等。
壮语(zhuàng yǔ)的意思:指豪迈、慷慨激昂的言辞或语言表达。
此诗《登齐山》由元代诗人贡奎所作,描绘了诗人登临齐山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山川之美与自然之韵。
首句“出郭行五里,落日众山赤”描绘了日落时分,群山在夕阳映照下呈现出一片火红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壮丽而热烈的氛围。接着,“中环翠凝峦,秀色起千尺”进一步描绘了山峦的翠绿与挺拔,秀美之色直插云霄,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风流杜牧守,壮语镌妙画”借用了唐代诗人杜牧的典故,表达了对杜牧才华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山川美景的感慨与赞美。接下来,“我来严冬初,俯仰一今昔”则点明了时间的更迭与季节的变化,通过“俯仰”二字,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人烟久变故,鬼怪据幽僻”描绘了山中环境的幽静与神秘,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自然界的独特魅力。“披丛得小径,往来遭折屐”则展示了诗人探索自然、寻找路径的过程,以及在自然中行走的艰辛与乐趣。
“乱石排犬牙,荒洞泯龙迹”通过描绘山中的乱石与荒洞,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环境的原始与野性。“空馀岩前碑,雨日自淋炙”则通过古老的碑文,反映了历史的痕迹与岁月的沧桑。“黄花既非时,何以供太白”则以黄花非时开放,引出了对季节更替与自然规律的思考。“但须历层巅,一笑天地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豁达与宽广心境,以及对宇宙之大、人生之短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沉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