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不住(bú zhù)的意思:不停止、不断、连续不断
传杯(chuán bēi)的意思:传递酒杯。
赐休(cì xiū)的意思:给予休息,准许休假
封章(fēng zhāng)的意思:指封存文件、封闭文件。
贺雪(hè xuě)的意思:贺雪是指庆贺下雪,表示喜庆之意。
上相(shàng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举止有一种高贵、端庄的气质。
退食(tuì shí)的意思:指因为恶心、厌食等原因而不想吃东西。
文武(wén wǔ)的意思:文指文化,武指武力。文武表示文化与武力并重,既强调学问修养,又注重武艺技能。
西湖(xī hú)的意思:西湖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著名湖泊,因其美丽的风景而被称为“人间天堂”。西湖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或令人心醉的环境。
小传(xiǎo zhuàn)的意思:小传是指简短而生动的传记或传说。
休退(xiū tuì)的意思:指停止工作或退出职务,暂时或永久离职。
仪曹(yí cáo)的意思:指官吏、仪仗队伍等行列排列整齐的场面。
再拜(zài bài)的意思:再次行礼,表示恭敬、敬仰。
紫衣(zǐ yī)的意思:指帝王的服饰,也用来形容尊贵、高贵的人物。
文武班(wén wǔ bān)的意思:指一个人同时具备文化修养和武术技能。
- 翻译
- 稍微放缓脚步,不再急促催促,一声再拜犹如雷声般响亮。
奏章呈上后,礼仪官退回,文武官员整齐排列迎接宰相的到来。
满头白发的我陪伴着庆祝的雪花,多次举杯敬酒给年轻的官员们。
接受恩赐退休,享受膳食,心中并无遗憾,只是还未到西湖赏早梅。
- 注释
- 稍缓:稍微放缓。
鸣靴:马靴声。
不住催:不再急促催促。
再拜:再次深深鞠躬。
忽如雷:突然像雷声一样响亮。
封章:密封的奏章。
仪曹:负责礼仪的官员。
退:退回。
文武班:文武官员队伍。
上相来:宰相到来。
白发:白发苍苍。
两年:两年时间。
陪贺:陪同庆祝。
小传杯:轮流敬酒。
赐休:被赐予退休。
退食:享受膳食。
端何恨:实在没有遗憾。
未到:还未到达。
探早梅:探访早开的梅花。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创作的《紫宸殿拜表贺雪二首(其二)》。诗中通过对宫廷庆典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朝廷中的地位和他对皇帝赐予恩泽的感激之情。
"稍缓鸣靴不住催,一声再拜忽如雷。"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宫殿中参与庆典时那种紧张而又庄严的氛围,每次跪拜都是在一种急促的声音中进行,而每一次起身都似雷鸣般震撼。
"封章进了仪曹退,文武班齐上相来。"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参与朝廷庆典的具体情景,表明他已将奏章呈递给皇帝,并且与其他官员一起按照礼节退出,显示出一个有序、和谐的宫廷秩序。
"白发两年陪贺雪,紫衣数辈小传杯。"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感受,他在朝廷中度过了两年的时光,并且参与庆祝皇帝赐雪之恩,同时也表达了对后代的希望和祝愿。
"赐休退食端何恨,未到西湖探早梅。" 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在获得皇帝恩准退休之后的心境,他虽然有所牵挂,但并无遗憾。同时也表达了他还未能实现的愿望,即在退休后能够去西湖探访早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宫廷庆典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作为朝臣的身份和他对皇帝恩泽的感激,同时也流露出个人对于未来生活的一些期待和憧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范文正公祠堂
一章奏免鸟衔茶,惠及饶民几万家。
遗老至今怀德政,为余谈此屡咨嗟。
送樊眉州
我先君子官于涪,一时贤僚今在不。
唯公直节贯华皓,千尺寿桧横霜秋。
丈人静听请具陈,平生契义骨肉侔。
简池解组过乡县,剧饮不去公遮留。
似是兄弟姓则殊,诗藁半破犹勤收。
合行使符蔡山下,先后召杜腾民讴。
吾家万松荫黄土,公方千骑驱华辀。
十年不见此邂逅,穷冬雨雪寒飕飗。
未明投刺候门下,老阍窃语来何求。
柳州先友一一数,山阳邻笛令人愁。
岷峨气象抗湖海,近日人物几穷搜。
如公当寘文石陛,一麾乃付近古州。
苏家名称震戎夏,如崧降甫尼生丘。
文献可徵况美俗,黄堂坐啸万事休。
公馀兵卫绕画戟,妙香一缕铃斋幽。
神交千载尚谁可,子韩子文著床头。
《送樊眉州》【宋·李流谦】我先君子官于涪,一时贤僚今在不。唯公直节贯华皓,千尺寿桧横霜秋。丈人静听请具陈,平生契义骨肉侔。简池解组过乡县,剧饮不去公遮留。似是兄弟姓则殊,诗藁半破犹勤收。合行使符蔡山下,先后召杜腾民讴。吾家万松荫黄土,公方千骑驱华辀。十年不见此邂逅,穷冬雨雪寒飕飗。未明投刺候门下,老阍窃语来何求。柳州先友一一数,山阳邻笛令人愁。岷峨气象抗湖海,近日人物几穷搜。如公当寘文石陛,一麾乃付近古州。苏家名称震戎夏,如崧降甫尼生丘。文献可徵况美俗,黄堂坐啸万事休。公馀兵卫绕画戟,妙香一缕铃斋幽。神交千载尚谁可,子韩子文著床头。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8867c69b874d008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