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阙(běi què)的意思:指高大的宫阙,比喻高峻的山峰或高耸入云的建筑物。
碧梧(bì wú)的意思:指人的志向高远,有追求卓越的精神。
昌期(chāng qī)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变化时期,也表示事物蓬勃发展的时期。
承恩(chéng ēn)的意思:接受恩惠,承受恩德。
传家(chuán jiā)的意思:传承家业,将财产、技艺或传统文化等传给后代。
垂柳(chuí liǔ)的意思:形容柳树的枝条向下垂,比喻心情低落或失意。
奉使(fèng shǐ)的意思:按照命令或派遣去做某事。
凤池(fèng chí)的意思:指人才辈出,杰出人物聚集之处。
国文(guó wén)的意思:指一个国家的语文教育或国家的文化。
华国(huá guó)的意思:华丽的国家,指富饶繁荣的国家。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家节(jiā jié)的意思:家庭和睦、团结和谐的节日。
建礼(jiàn lǐ)的意思:指恭敬有礼,态度谦虚恭敬。
节操(jié cāo)的意思:节操是指一个人的品德、道德修养和原则。它强调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不轻易违背自己的道德准则。
柳径(liǔ jìng)的意思:指柳树丛中的小径,比喻狭窄的道路或途径。
鸾掖(luán yè)的意思:指夫妻相亲相爱,和谐共处。
南宫(nán gō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行为举止高贵、庄重,也指人的品格高尚、光明正大。
平处(píng chú)的意思:指在争斗或争议中保持中立、不偏不倚的立场。
鄱阳(pó yáng)的意思:
(1).地名。 春秋 楚 番 邑, 秦 置 番县 , 汉 改 鄱阳县 。今改 波阳县 ,在 江西省 东北部。《史记·楚世家》“ 吴 復伐 楚 ,取 番 ” 张守节 正义引 唐 李泰 《括地志》:“ 饶州 鄱阳县 , 春秋 时为 楚 东境, 秦 为 番县 ,属 九江郡 。 汉 为 鄱阳县 也。”《文选·左思<吴都赋>》:“ 鄱阳 暴謔,中酒而作。” 刘逵 注:“ 鄱阳 人俗性暴急。” 明 李梦阳 《豆莝行》:“ 鄱阳 十日路断截, 庐山 百姓啼寒饿。”
(2).指 鄱阳湖 。 明 徐祯卿 《彭蠡》诗:“茫茫 彭 蠡 口,隐隐 鄱阳 岑。”秋思(qiū sì)的意思:秋天时的思念之情。
趋庭(qū tíng)的意思:指人们为了争取权贵的宠幸而奔走效命,追逐权力和地位。
泰阶(tài jiē)的意思:指地位高、权势大的人或事物。
天咫(tiān zhǐ)的意思:天咫是一个古代神话中的词语,原指天空和地面之间的距离,后来引申为极远的距离或无法逾越的障碍。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五云(wǔ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比喻事物的变化多端、不可捉摸。
晓行(xiǎo xíng)的意思:指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非常清楚,行动也非常得当。
阳秋(yáng qiū)的意思:指秋天阳光明媚、气候宜人的景象。
云天(yún tiān)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引申为广阔无垠、无边无际的意境。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 鉴赏
此诗《送费都事使饶州》由明代诗人黄佐所作,描绘了费都事出使饶州时的场景与情感。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官场与旅途中的情感变化,以及对友人出使的深切关怀。
首联“南宫建礼趋庭日,北阙承恩奉使时”,以“南宫”和“北阙”象征朝廷的不同方位,分别代表了官员在朝廷内接受礼遇与在朝廷外执行使命的两个阶段,表达了费都事从宫廷到出使的转变过程。
颔联“潞渚晓行垂柳径,鄱阳秋思碧梧枝”,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营造出清晨行走在柳树夹道的小径上,秋日里鄱阳湖畔梧桐树的碧绿景象,既描绘了出使途中的自然风光,也暗含着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颈联“传家节操闻鸾掖,华国文章出凤池”,赞美费都事不仅个人品行高洁,还才华横溢,其家风与文章都能为国家增光添彩,表达了对费都事才能与品德的高度评价。
尾联“回首五云天咫尺,泰阶平处是昌期”,以“五云天”象征朝廷,表达对费都事出使任务顺利完成的期待,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和平昌盛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费都事出使情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玉烛新.寄俞鲁用
飘飘黄绶客。向溟海东边,参陪凫舄。
从来短簿,非凡事、认取凤凰毛翮。
春秋满腹,舌澜翻曾倾词席。
数斗后、豪气凌云,看舞玉龙三尺。
今栖枳棘丛中,且奔走风尘,奉行条格。丈夫舒卷。
随时耳、聊布苍生膏泽。鸡群野鹤。
当自有知音求索。从容展、经济雄才,治安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