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水陆院·其二》全文
- 注释
- 鸣蛙:蛙声。
千鼓:成千上百的鼓声比喻。
脩竹:修长的竹子。
琅玕:形容竹叶青翠如玉。
日下:太阳落山时。
归去:离开。
溪光:溪水的反光。
晚寒:傍晚的凉意。
- 翻译
- 成千上万的蛙声如鼓齐鸣,修长的竹林中万竿翠竹闪烁。
太阳即将落山,我想要离去,此时溪水闪烁着傍晚的寒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鸣蛙千鼓吹"和"脩竹万琅玕"两句,通过对蛙声和竹林声响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和谐与生机。"日下欲归去"表达了时间流逝和诗人有所感触,准备返回的意愿。而"溪光生晚寒"则捕捉了一天结束时自然界的最后一抹光线和渐生的凉意。
诗中运用了拟声词“鸣”、“鼓吹”、“脩”、“琅玕”,极富有声画效果,使人读之仿佛能听到蛙鸣和竹林在风中的摇曳声响,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同时,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通过对日落和溪光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宁静和对归属的向往。
这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其艺术魅力在于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丰富的意象,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安详恬静的精神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旅舍除夜
永夜谁能守,羁心不放眠。
挑灯犹故岁,听角已新年。
出谷空嗟晚,衔杯尚愧先。
晚来辞逆旅,雪涕野槐天。
赤门堰白莲花
缟带与纶巾,轻舟漾赤门。
千回紫萍岸,万顷白莲村。
荷露倾衣袖,松风入髻根。
潇疏今若此,争不尽馀尊。
华亭鹤闻之旧矣及来吴中以钱半千得一只养之殆经岁不幸为饮啄所误经夕而卒悼之不已遂继以诗南阳润卿博士浙东德师侍御毗陵魏不琢处士东吴陆鲁望秀才及厚于予者悉寄之请垂见和
池上低摧病不行,谁教仙魄反层城。
阴苔尚有前朝迹,皎月新无昨夜声。
菰米正残三日料,筠笼休碍九霄程。
不知此恨何时尽,遇著云泉即怆情。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