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閒有足佳,周书无逸披。
心欲安而泰,然非屏敬寅。
身欲劳则勤,却匪憧往来。
虚斋额味閒,所味诚如斯。
大易(dà yì)的意思:大易指的是事情容易办成,没有什么困难。
其间(qí jiān)的意思:指两个时间或事件之间的时期或过程。
权衡(quán héng)的意思:权衡指的是在做决策时,考虑各种因素之间的权重,进行权衡利弊,做出合理的选择。
如斯(rú sī)的意思:如此,这样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身心(shēn xīn)的意思:指言行一致,身体和心灵都积极地付诸实践。
往来(wǎng lái)的意思:往来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来去、交流、来往等意思。
无逸(wú yì)的意思:没有安逸,指没有闲暇、没有安闲的时光。
无可(wú kě)的意思:表示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之情。
心知(xīn zhī)的意思:指内心深处明白、体会到的事情或道理。
训从(xùn cóng)的意思:指受到教育或训练后,能够遵守规章制度,服从命令,言行举止得体的态度。
此诗《味閒斋有会因而书壁》是清代诗人弘历所作。全诗以“味閒”为主题,探讨了内心的宁静与身体的劳作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
首句“谓閒有足佳,周书无逸披”,开篇即点明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引用《周书·无逸》中的典故,强调了在忙碌之余享受闲暇的重要性。
接着,“谓閒弗可尚,大易训从思”,进一步阐述了追求闲适并非易事,需要遵循《易经》的智慧进行深思熟虑,寻找内心的平静。
“权衡于其间,身心知异施”,指出在追求闲适与劳作之间需要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让身心各得其所,各司其职。
“心欲安而泰,然非屏敬寅”,表达了内心的安定与平和并非通过逃避责任或怠惰而来,而是通过敬畏和谨慎的态度获得的。
“身欲劳则勤,却匪憧往来”,说明身体的劳作是为了实现目标和成长,而非仅仅为了忙碌而忙碌,不应被无意义的往来所困扰。
“虚斋额味閒,所味诚如斯”,强调了在内心营造一个清净的环境,品味真正的闲适,这种体验是真实且深刻的。
最后,“惜哉少年过,无可置诸师”,感叹年轻时往往忽视了这些道理,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和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深刻地探讨了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对外部世界的积极应对之间的平衡,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哲学的深入思考。
蕙丛去后微之怨,当时韦娘年小。
别后镜鸾分,怅天涯人老。
小屏归路悄,怕重叠、吴山清晓。
此夜遥怜,水哉轩畔,月明多少。
侍史慢薰衣,金门启、愁听穿花漏早。
剔烛鼓冰弦,又犯些商调。
彩毫凭起草,错认画、远山眉稿。
不信是、白玉为堂,顿玉台人杳。
蹶尽霜蹄,休再问、龙城马邑。
计决矣、我宁作我,北山之北。
焉用文之身既隐,未尝闻仕如斯急。
见长沮、桀溺耦而耕,趋而揖。麻与苧,连宵缉。
松共桂,和云湿。任园官荬苦,霜畦苋涩。
米号长腰舂碓煮,子名苍耳挥锄拾。
问挂来、牛角是何书,渊明集。
隔叶寻难著。胜玉树,欺红药。
缥色衣裳,睡熟沈香亭角。一朵云鬟,被雨梳风掠。
趁花容,亸烟萼。柳阴薄,色向苔钱落。
波痕皱,眉痕弱。鹦鹉笼中,也整绿衣偷学。
一别名花,怅碧云天各。倩青鸾,到湘阁。
半载繁台,忆杀别来秋水。今朝重见,喜碧犹如此。
无数笭箵,零乱烟桥夜市。估船夹岸,乡愁千里。
闻道君家,在街头、黄叶里。情亲小话,唤篙师暂舣。
峥泓淡沲,隐隐江楼笛起。关山一望,何其明绮。
记得寻君,才过匆匆灯市。伯通桥下,挽征衫且憩。
垂柳几树,临别倚栏斜指。再来看汝,定鹅黄矣。
柳已鹅黄,撅头船恰又至。满船丝雨,捲春蓑困睡。
微茫驿楼,料想水城将闭。知他花下,已应微醉。
一拳小结青莲瓣。有离离、金刹铺烟阪。
闻说当年,翠华巡、朱旗暗卷。
残碑在,摇落空扪苔藓。京江北固千秋显。
傍南朝、易惹伤春眼。何似埋名,却依然、丹崖苍巘。
春花落,莺啭空山斋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