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流晴灌菊,陟巘昼扪萝。
清盥无馀事,因笺證道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陶宗仪在晴朗的日子里漫步山间,欣赏菊花盛开,攀登山峰时手扶藤萝的情景。他身处偏僻之地,行人稀少,但心境宁静,对自然和禅修的兴趣浓厚。诗人手持瘦竹拐杖,走过县树下,破旧的僧袍在岩石上晾晒。他在闲暇之余,进行清心的洗涤,然后提笔写下诗篇,记录下自己的禅修心得,以此来表达对佛教教义的证悟和歌颂。整首诗充满了宁静与淡泊的禅意,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君诗在吾几,君魂今曷归?
仰见海月高,满我怀中辉。
万里方沈阴,此月光与回。
象列天地中,未敢遁相违。
见月不见君,徙倚吾在阶。
君魂或即月,散气清无涯。
山清我非鹤,水清我非鹥。
局影向低屋,安能浩荡期?
吾影亦借月,君魂倘来羁。
可惜月不留,渐渐沈海西。
但馀墙隙光,照我彫鬓丝。
似难凄楚禁,月与吾影辞。
月去有明日,魂去无生时。
置我霄壤间,转同星光稀。
霏然下凉露,和泪沾裳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