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落犹为客,诗成不似人。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堂(cǎo táng)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房,比喻清贫的居所。
歌思(gē sī)的意思:歌唱时的思考,指歌唱者在演唱时思考歌曲的含义和情感。
何因(hé yīn)的意思:为什么;因何
狂歌(kuáng gē)的意思:形容心情激动,情感澎湃,欢乐不已。
尼山(ní shān)的意思:指人们心境宁静,如佛家尼姑般心无旁骛,不受外界干扰。
思逸(sī yì)的意思:思考和感悟的心境自由自在,远离尘嚣。
松径(sōng jìng)的意思:林中狭窄的小路
太息(tài xī)的意思:太息是一个表示悲伤、叹息的词语,用来形容心情沉重、忧愁或无奈。
行止(xíng zhǐ)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行为举动。
逸民(yì mín)的意思:指追求自由自在、不拘束的生活方式的人。
亦何(yì hé)的意思:也是什么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无所谓或不在乎。
长太息(cháng tài xī)的意思:形容长时间地叹息或长时间地休息。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太息》,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王邦畿所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沉思考与感慨。
首句“可为长太息”,开篇即以一声长叹引入,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接着,“行止亦何因”一句,提出疑问,似乎在探讨人生道路的选择与命运的安排,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叶落犹为客”一句,运用了落叶随风飘零的意象,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不定,即使在秋天这样的收获季节,也难以找到归属感,如同远行的旅人,始终是客居他乡。这种比喻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自身身份认同的迷茫与困惑。
“诗成不似人”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诗人感叹自己的作品虽能抒发情感,却无法完全反映真实的自我,仿佛诗与人的距离越来越远,暗示了心灵与外在表现之间的断裂。
“雨归松径暮,月照草堂新”两句,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雨后的松林小径与夜晚的月光洒在草堂上,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这里,自然界的美与诗人的愁绪形成了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最后一句“一读尼山论,狂歌思逸民”引用孔子的言论,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孔子曾言:“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诗人或许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淡漠,以及对自由自在、不受世俗束缚的生活状态的渴望。通过“狂歌”这一动作,诗人似乎在以一种超脱的姿态,向传统价值观发出挑战,寻求精神上的解放与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语言含蓄而富有哲思,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王邦畿作为一位文人学者的独特艺术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余行江湖馀五十载备知交态唯熏自闻始终不变因作歌见意焉
小人必树党,势利相因依。
势成乃翕合,势去还暌离。
君子贵独立,中心存不欺。
荣华羞附丽,衰谢罔弃遗。
君子与小人,于此常见之。
君子诚可宗,小人足堪嗤。
君不见媚春野卉亿万数,花栏映发如有期。
一朝霜风肆凌厉,傍睨不复相扶持。
涧底乔松过百尺,干霄直上无附枝。
黛色不为时所变,澹然自有岁寒姿。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