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春试笔四首·其四》
《新春试笔四首·其四》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腊在未鞭春年开甲子新。

占晴喜人日,择侣想轲邻。

竹筏航海,尘波易溺人

谁能常返照,不浪费精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鞭春(biān chūn)的意思:用鞭子驱赶春天,比喻催促春天的到来或加快事物的发展。

返照(fǎn zhào)的意思:指月亮反射在水中的景象,比喻事物的形象或声誉在别人那里反射回来。

航海(háng hǎi)的意思:指船只在海上航行。也比喻人生旅途中的艰难困苦,或者比喻事业的起伏不定。

甲子(jiǎ zǐ)的意思:甲子是指中国传统的六十甲子纪年法中的一个单位,也表示六十年的周期。在成语中,甲子常用来表示长时间、久远的意思。

精神(jīng shen)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力、毅力和精神状态。

开甲(kāi jiǎ)的意思:解开铠甲,指揭露真相或揭开秘密。

浪费(làng fèi)的意思:指不节约使用资源或时间,造成资源或时间的浪费。

溺人(nì rén)的意思:形容某种事物或情感过于强烈,以至于让人无法自拔。

年开(nián kāi)的意思:指新的一年开始,新的希望和机遇出现。

人日(rén rì)的意思:指人的生日,即个人的生辰。

喜人(xǐ rén)的意思:令人高兴、欢喜的事情或情况。

竹筏(zhú fá)的意思:指用竹子搭建而成的筏子,比喻简陋而粗糙的工具或交通工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新春之际的景象与诗人对未来的展望。首句“腊在未鞭春,年开甲子新”以节气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更迭,腊月还未完全过去,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萌发,新的一年以甲子纪年的方式开始,充满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占晴喜人日,择侣想轲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好奇与期待。人日即正月初七,古人认为这一天是人的生日,充满吉祥之意。诗人通过占卜天气,期待一个晴朗的日子,同时也对未来伴侣的选择有所憧憬,想象着与志同道合之人共度美好时光。

“竹筏堪航海,尘波易溺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竹筏虽小却能承载航行于广阔的海洋,象征着个人的力量和可能性;而尘波则比喻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容易让人陷入困境。这一对比强调了面对生活的态度和选择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勇敢追求梦想,同时也要谨慎行事,避免被生活的波涛所淹没。

最后一句“谁能常返照,不浪费精神”则是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返照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反思或回顾,提醒人们在忙碌的生活和追求中,不应忘记审视自我,珍惜时间,不浪费精神。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珍惜当下、不断自我提升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新春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新一年的乐观期待以及对个人成长的深思熟虑。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过北雁荡山下

驿路入芙蓉,秋高见早鸿。

荡云飞作雨,海日射成虹。

一水通龙穴,诸峰尽佛宫。

如何灵运屐,不到此山中。

(0)

水调歌头.括东坡后赤壁赋

仕宦至卿相,富贵好归乡。

高车驷马,都人夹道共瞻望。

意气当年尤盛,荣比昔人衣锦,昼锦以名堂。

海内知名士,久矣望馀光。大丈夫,荣与贵,视寻常。

丰功令德,要将尧舜致君王。

事业光施社稷,勋烈遍铭彝鼎,此志孰能量。

妙语勒金石,千古一欧阳。

(0)

少年游.西湖

四山烟霭未分明。宿雨破新晴。

万顷湖光,一堤柳色,人在画图行。

清明过了春无几,花事已飘零。

莫待斜阳,便寻归棹,家隔两重城。

(0)

二月芳草碧寄吴中故人

二月芳草碧,江南新燕来。

抚兹良岁时,佳人安在哉。

佳人弃我去,杳在天之涯。

天涯望不极,丛愁结中怀。

翠觞不成欢,玉琴有馀哀。

西湖春事深,林花为谁开。

折花无所赠,三嗅空徘徊。

楼前东流水,湛湛生绿苔。

去波日千里,还绕姑苏台。

凭水寄我思,旦暮肠九回。

(0)

丑奴儿/采桑子·其一

南枝度腊开全少,疏影当轩。一种宜寒。

自共清蟾别有缘。江南风味依然在,玉貌韶颜。

今夜凭阑。不似钗头子细看。

(0)

一落索·其二双调

杜宇思归声苦。和春催去。

倚阑一霎酒旗风,任扑面、桃花雨。目断陇云江树。

难逢尺素。落霞隐隐日平西,料想是、分携处。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