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国(ān guó)的意思:指国家安定、国家安宁。
本生(běn shēng)的意思:指生命的起源或根源。
剥落(bō luò)的意思:指事物表面的一层皮、壳或涂层脱落。也比喻事物的本质或真相逐渐显露出来。
不以(bù yǐ)的意思:不把...视为
大夫(dài fu)的意思:指医生或医学专家。
大传(dà chuán)的意思:指传说或传闻广泛流传并且影响深远的事物。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峨峨(é é)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巍峨壮丽。
非常(fēi cháng)的意思:非常表示程度非常深,超过平常范围之外。
高论(gāo lùn)的意思:指言辞高尚、论述深刻的言论或观点。
汉家(hàn jiā)的意思:指中国人的家庭、国家或民族。
何止(hé zhǐ)的意思:不仅仅是,远远超过
灰烬(huī jìn)的意思:灰烬是指燃烧后残留下来的灰烬,比喻已经毁灭或结束的事物。
济南(jǐ nán)的意思:指宽慰、宽解、慰藉、安慰。
口授(kǒu shòu)的意思:指口头传授、口头教授的方式。
六籍(liù jí)的意思:指六种身份或地位。
龙兴(lóng xīng)的意思:指龙重新崛起,表示强大的力量重新展现或兴盛。
披图(pī tú)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者画作的内容详尽而生动。
蒲姑(pú gū)的意思:指女子因贪图享乐而放纵自己,不修身行。
奇古(qí gǔ)的意思:形容事物古怪、稀奇。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三世(sān shì)的意思:指代三代人,一般用来形容事物的历史悠久或者代代相传。
尚书(shàng shū)的意思:指古代官职,掌管文书、文件的官员,也泛指书籍、文书。
谁何(shuí hé)的意思:指不管谁,不管何人。表示不问对方是谁,不管是谁都一样。
硕儒(shuò rú)的意思:指学问渊博、才华出众的学者。
太常(tài cháng)的意思:指常常、经常。
遐算(xiá suàn)的意思:推算、估计。
幸得(xìng de)的意思:表示因某种原因而得到幸运或幸福的结果。
牙齿(yá chǐ)的意思:指人的牙齿,也可泛指动物的牙齿。
章句(zhāng jù)的意思:指文章或言辞的言之有物、章法有序。
真儒(zhēn rú)的意思:指真正的儒家学者,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学问。
真本(zhēn běn)的意思:真实的原始版本或真相。
执经(zhí jīng)的意思:指坚持读书学习,专心致志地研究经典著作。
子弟(zǐ dì)的意思:指年轻一代,尤指学生。
门大夫(mén dài fū)的意思:指专门负责办理各种手续的人员,也用来形容办事效率高、办事能力强的人。
-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洪亮吉所作,名为《汪生彦和出元人画二十幅分赋其五(其二)伏生授书图》。诗中描绘了汉代儒家学者伏生传授《尚书》的情景,以及后世对这一传承的珍视与怀念。
诗的开篇“汉家龙兴及三世,高论六籍搜根株”,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汉朝的兴起,并强调了儒家经典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性。接着,“济南硕儒老犹在,遐算未断神疑输”描绘了年迈的儒家学者仍在传承知识,他们的智慧似乎超越了时间的限制。
“谁何作图貌奇古,牙齿剥落身须扶”则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伏生传授知识时的场景,尽管他年事已高,但依然坚持传授,体现了他对学问的执着与奉献精神。
“当时秦王厌章句,生也幸得逃其诛”提到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暗示了伏生因避难而幸免于难,进一步突出了他的智慧与勇气。
“乾坤非常炙燔祸,灰烬尚欲生真儒”表达了即使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真正的儒家学者仍能顽强生存并继续传播知识,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坚韧生命力。
“峨峨执经门大夫,太常子弟秀者储”描绘了后世学者对伏生传授的《尚书》的重视,他们如同门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儒家学说。
“《尚书大传》世有本,乃谓口授劳呫嚅”强调了《尚书》的传承方式,即通过口述的方式,一代代地传递下去,体现了儒家学说的口头传统。
“千年此论出安国,更以隶佐亡蝌书”指出《尚书》的传承跨越千年,从安国开始,直到后来以隶书替代蝌蚪文(早期的文字形式),反映了文字演变的过程。
“我怀不以紫夺朱,兀兀起坐重披图”表达了诗人对伏生传授知识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对这一历史场景的深刻思考。
最后,“还怜真本生已易,断篇何止将蒲姑”感慨于《尚书》传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变化与缺失,表达了对完整版本的渴望与对知识传承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伏生传授《尚书》这一历史事件的描绘,不仅赞美了儒家学者的智慧与奉献精神,也反映了儒家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与演变,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