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道本(dào běn)的意思:道德的根本准则或原则。
底成(dǐ chéng)的意思:底成是一个表示事物达到最低限度或最低状态的成语。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逃名(táo míng)的意思:逃避罪责或名誉的责任。
无可(wú kě)的意思:表示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之情。
无成(wú chéng)的意思:指没有成就、没有成就的人。
野性(yě xìng)的意思:原始、狂放不羁的性格或行为。
隐居(yǐn jū)的意思:指退隐到山林或乡野中过隐居生活,远离尘嚣。
作底(zuò dǐ)的意思:
亦作“ 作抵 ”。1.如何,怎样。 唐 白居易 《寒食日寄杨东川》诗:“不知 杨六 逢寒食,作底欢娱过此辰?” 唐 温庭筠 《西州词》:“去帆不安幅,作抵使西风?”
(2).为何,为什么。 唐 徐凝 《和嘲春风》诗:“可怜半死 龙门 树,懊恼春风作底来。”
-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淡泊的情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思考。首句“心无可了何须了”,直接点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暗示了追求无尽的欲望只会带来无尽的烦恼,因此不必执着于那些无法达到的目标。接着,“道本无成作底成”则进一步阐述了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道的本质在于自然与和谐,而非人为的成就或构建。这表明真正的智慧在于顺应自然,而不是试图改变或控制它。
后两句“野性好为泉石伴,隐居不是为逃名”,则描绘了诗人向往自然、追求隐逸生活的态度。他选择与山泉岩石为伴,并非为了逃避名声或社会的压力,而是出于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物质世界的超脱,以及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自然与内在精神世界的崇尚。它不仅是一首对个人生活选择的描述,更是一种对普遍人生哲学的探讨,鼓励人们在忙碌与喧嚣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真实的自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