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剑妙传色践术,工书兼得伯英筋。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伯英(bó yīng)的意思:指勇敢、有胆识的人。
不烦(bù fán)的意思:不烦意指心境宁静,不受外界干扰,不被困扰烦恼。
才气(cái qì)的意思:指人具备出众的才华和气质。
帝命(dì mìng)的意思:指皇帝的命令或旨意,也可指上天的旨意。
公才(gōng cái)的意思:指具有公正才能的人,特指能够公正执法的官员。
检行(jiǎn xíng)的意思:指对自己的行为、言语等进行反省、检讨,以便纠正错误,改正过失。
郎潜(láng qián)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隐藏在平凡之中。
栾社(luán shè)的意思:指人口众多、繁华热闹的地方。
明公(míng gōng)的意思:明公指的是公正无私、明察事理的官员或者人士。
儒冠(rú guān)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引申为指儒家士人的身份和学问。
拖绅(tuō shēn)的意思:拖延时间或推迟行动。
外台(wài tái)的意思:外台是一个古代的称谓,指的是在朝廷之外的地方担任官职的人。
雄杰(xióng jié)的意思:指英勇豪杰,有胆识、才能出众的人。
治状(zhì zhuàng)的意思:指通过治理或解决问题来改变现状,使局势得到稳定。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方平所作的《送张郎中赴阙》。诗中对张郎中的才华、学问和即将赴任的荣耀进行了赞美。
首先,诗人以“明公”称呼张郎中,表达了对其身份地位的尊敬。接着,通过“才气本雄杰,晚戴儒冠腰拖绅”,描绘了张郎中不仅拥有卓越的才能,还晚年开始投身儒家学问,身着儒士服饰,展现了其文武双全的形象。
“讲剑妙传色践术,工书兼得伯英筋”两句,进一步赞扬了张郎中的多才多艺。他不仅精通剑术,还能巧妙传授,同时在书法上也达到了与东汉书法家张芝(伯英)相媲美的境界。
“外台共叹郎潜久,中检行膺帝命新”则表现了张郎中长期在外任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今即将接受皇帝的新任命,得到了众人的赞誉。
最后,“司列不烦询治状,几州栾社有遗仁”两句,表达了对张郎中治理地方能力的信任,认为他无需详细询问治理情况,因为他在几州的栾社(古代祭祀场所)留下了仁德的名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张郎中个人才华、品德和即将担任的重要职务的赞美,展现了其作为官员的优秀品质和对国家的贡献。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