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初 到 庐 山 宋 /喻 良 能 匡 庐 山 水 甲 南 州 ,况 是 曾 经 靖 节 游 。眼 底 总 堪 供 赋 咏 ,新 诗 不 碍 细 雕 锼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碍(bù ài)的意思:不妨碍、不阻碍、不影响
雕锼(diāo sōu)的意思:形容文章、字句等精细而繁复。
赋咏(fù yǒng)的意思:赋咏是指用诗文或歌颂的方式来赞美或赞扬某人或某物。
供赋(gòng fù)的意思:指国家或者地方政府对于农民的赋税政策。
靖节(jìng jié)的意思:指保卫国家、捍卫正义、守护节日等的行为。
匡庐(kuāng lú)的意思:指修补破旧的房屋,比喻修理、整顿或改进事物。
庐山(lú shā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高度或者重要性。
南州(nán zhōu)的意思:南方的州府,指南国或南方地区。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新诗(xīn shī)的意思:指创作于近代的诗歌形式,与古代诗歌形式相对。
眼底(yǎn dǐ)的意思:指深藏在心底的感受、情感或意思。
曾经(céng jīng)的意思:曾经表示过去的时间,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 注释
- 匡庐:指庐山。
山水:自然景色。
甲:最好,第一。
南州:南方的州郡。
况是:何况是。
靖节:陶渊明的别号。
游:游览。
眼底:眼前。
总堪:总是能够。
供赋咏:供人写诗作赋。
新诗:新的诗歌。
不碍:不妨碍。
细雕锼:细致雕琢。
- 翻译
- 庐山的风景在南方州郡中最为出色,更何况我曾在这里游览过,是陶渊明(靖节先生)足迹所至的地方。
眼前的景色足够用来写诗作赋,我将创作新的诗歌,不会担心过于细致地雕琢修饰。
-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喻良能的《初到庐山》描绘了庐山秀美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对靖节先生陶渊明的追慕之情。首句“匡庐山水甲南州”赞美庐山在江南地区风景之冠,暗示其卓越的自然之美。次句“况是曾经靖节游”则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这位隐逸诗人的崇敬,以及自己能亲临此地的荣幸。
“眼底总堪供赋咏”进一步强调庐山景色丰富,足以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怀,都是极好的素材。“新诗不碍细雕锼”则表明诗人自信自己的新作,即使在细致入微的刻画上,也能与庐山的美景相得益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庐山为背景,融合了对自然的欣赏和对人文历史的敬仰,展现了诗人高雅的艺术追求和对庐山独特韵味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幽州除夜醉歌
燕姬压酒春宵永,列炬摇光拂红影。
银鸭香烘云母屏,绮窗绣阁流芳馨。
脆管声含兰气娇,凤钗拖颈乌云飘。
锦瑟无端促弦急,纤蛾敛翠翻成泣。
雕笼啁哳鸡鸣早,一笑红颜镜中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