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跋扈(bá hù)的意思:形容傲慢自大,专横跋扈。
尺素(chǐ sù)的意思:指人的品德、行为、言谈等方面都十分朴素、正直、廉洁。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飞扬(fēi yáng)的意思:形容充满自信、精神饱满、气势磅礴的样子。
泾渭(jīng wèi)的意思:形容事物之间差别极大,互不相通。
历落(lì luò)的意思:历史的兴衰更替。
马首(mǎ shǒu)的意思:指马的头部,常用于比喻事物的重要部分或首要位置。
暮春(mù chūn)的意思:指春季接近尾声的时期。
那能(nà néng)的意思:表示事情的发生或结果完全不可能或不可能实现。
年事(nián shì)的意思:指年纪已经很大或者年龄已经很大的人。
伤神(shāng shén)的意思:指事情繁杂、困扰人心,使人感到疲劳和焦虑。
社稷(shè jì)的意思:社稷是指国家的神明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试看(shì kàn)的意思:试探观察,先行试试看。
我辈(wǒ bèi)的意思:指同一辈分的人,表示自己和同辈人的身份和地位。
燕京(yān jīng)的意思:指北京,古代称为燕京的首都。
杨花(yáng huā)的意思:指人的心思不定,容易受外界诱惑或干扰。
淄渑(zī miǎn)的意思:指位于淄河河畔的地方,也用来形容地方偏僻、荒凉。
自解(zì jiě)的意思:自己解决问题或困难
社稷臣(shè jì chén)的意思:指忠诚于国家、君主的臣子,也用来形容忠诚于职责、事业的人。
飞扬跋扈(fēi yáng bá hù)的意思:形容傲慢自大、狂妄跋扈的样子。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奉答于鳞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人以春天的杨花和北归的大雁为引子,描绘了一幅伤感的画面,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自己与友人境遇的感慨。
"马首杨花吹暮春",开篇以马首扬起的杨花象征着春天的流逝,暮春时节的凄清景象触动了诗人的心弦。"鸿边尺素迥伤神",大雁南飞,带来远方的书信,但信中的内容却让人心生哀伤,暗示了友情的疏远或生活的不如意。
"飞扬跋扈当年事,历落崎岖我辈人",诗人回顾过去,感叹自己和朋友们曾经的豪情壮志,如今却都遭遇了人生的坎坷和挫折,显得孤独而坚韧。
"不辨淄渑中自解,即论泾渭向谁伸",诗人借典故表达自己的无奈,比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分辨是非黑白变得困难,找不到可以倾诉和伸张正义的对象。
最后,"烦君试看燕京态,汲黯那能社稷臣",诗人以汲黯自比,表达对现实的忧虑,暗示自己虽有忧国忧民之心,却难以像汲黯那样成为能够力挽狂澜的社稷之臣。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王世贞作为文学大家的深厚底蕴和敏锐洞察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