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补衮(bǔ gǔn)的意思:指补偿,弥补损失或缺陷。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东山(dōng shān)的意思:指避难、躲藏。
国恩(guó ēn)的意思:国家的恩德或恩惠。
明时(míng shí)的意思: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南国(nán guó)的意思:指中国南方地区,也可用来形容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方。
山志(shān zhì)的意思:指志向坚定、意志坚强,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
胜衣(shèng yī)的意思:比喻外表华丽而内里贫乏。
淑气(shū qì)的意思:指女性温柔、善良、贤淑的气质。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无以(wú yǐ)的意思:没有办法;无法;无可奈何
预政(yù zhèng)的意思:预测政治变化,预先判断政治形势。
政机(zhèng jī)的意思:政治上的机会或变故。
仲山(zhòng shān)的意思:指在位置、排行上居中的人。
不胜衣(bù shèng yī)的意思:指衣服不够穿,形容贫穷。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虞俦悼念丞相的挽诗,表达了对余丞相的敬仰和哀悼之情。"淑气含公鼎",以"淑气"象征清明之气,比喻丞相德行高尚,如同宝鼎般承载国家重器;"明时预政机",赞美他在政治清明的时代积极参与决策,发挥重要作用。"仲山维补衮",引用典故,比喻丞相如古代贤臣仲山甫一样,弥补朝廷的不足;"文子不胜衣",则以文弱之态,寓言丞相虽然才智出众,但身体可能并不健壮。
"南国恩偏厚",表达对丞相在南方地区施政深得民心的感激;"东山志偶违",暗指丞相未能如谢安那样退隐东山,而是选择了出仕,这与他的理想有所冲突。最后两句"一为天下恸,无以我公归",直接抒发了全国人民对丞相去世的悲痛之情,以及对无法再让丞相回归故里的深深遗憾。
整体来看,虞俦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恰当的典故,深情地描绘了余丞相的形象,表达了对其人品和政绩的敬仰,以及对失去这样一位贤能官员的哀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三堂早春
独倚危楼四望遥,杏花春陌马声骄。
池边冰刃暖初落,山上雪棱寒未销。
溪送绿波穿郡宅,日移红影度村桥。
主人年少多情味,笑换金龟解珥貂。
送欧阳会稽之任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
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
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
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
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
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
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
应须枉车歇,为我访荷裳。
寻李山人不遇
山客长须少在时,溪中放鹤洞中棋。
生金有气寻还远,仙药成窠见即移。
莫为无家陪寺食,应缘将米寄人炊。
从头石上留名去,独向南峰问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