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宗道者赞》
《宗道者赞》全文
宋 / 释心月   形式: 赞  押[纸]韵

一双草鞋,无跟又无耳

袈裟不得拄杖不起

只知赤脚桐城不免桐城人笑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ōngdàozhězàn
sòng / shìxīnyuè

shuāngcǎoxiégēnyòuěr

jiāshābāozhǔzhàngtiāo

zhīzhīchìjiǎoxiàtóngchéngmiǎntóngchéngrénxiào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起(bù qǐ)的意思:不敢或不愿意起来;拒绝或不接受。

不免(bù miǎn)的意思:难免、不可避免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草鞋(cǎo xié)的意思:指简陋、粗糙的鞋子,也用来比喻贫穷的生活状况。

赤脚(chì jiǎo)的意思:指没有穿鞋袜的脚,也比喻贫穷、朴素的生活方式。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脚下(jiǎo xià)的意思:指在脚下,表示一种位置关系。

桐城(tóng chéng)的意思:指人们相互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美德和精神风貌。

无耳(wú ěr)的意思:没有耳朵,形容对外界的声音不闻不问。

一双(yī shuāng)的意思:一对、一副

拄杖(zhǔ zhàng)的意思:用手杖支撑身体行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心月所作的《宗道者赞》,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名叫宗道的僧人形象。他脚上穿着一双破旧的草鞋,不仅没有跟,也没有耳朵,形象颇为朴素甚至有些寒酸。他的袈裟无法完全包裹住身体,连拐杖都无力挑起,暗示了他生活的困顿和修行的艰难。

诗中“只知赤脚下桐城”表达了宗道者专注于内心修行,对外界物质条件的忽视,即使在桐城这样的地方,他也只关心自己的禅修,不拘泥于世俗的眼光。然而,“不免桐城人笑你”则揭示了宗道者的生活选择并未得到周围人的理解或认同,可能会受到嘲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细节的刻画,展现了宗道者特立独行的僧人风貌,以及他在追求精神境界时所面临的世俗挑战,寓含了对执着于内心修行者的敬佩与同情。

作者介绍

释心月
朝代:宋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猜你喜欢

衡州三首·其一

七十峰前敞县扉,湘云湘树满郊圻。

衡阳春暖雁飞过,兜率雨昏龙战稀。

(0)

与弓王二尉谈诗二首·其二

雀罗门巷驻高车,霭霭停云满眼时。

惟有故情来得得,却搜诗句步迟迟。

北窗不放渊明卧,南涧同看子厚诗。

要识吾侪长久处,此心如月镇相随。

(0)

平塘三首次子辉韵·其二

秋水清明镜不如,含羞照影独红蕖。

莫因风冷嫌衣破,容我傍边看戏鱼。

(0)

夜宿南山僧寺

高楼一日赏新晴,白羽停挥倚绣楹。

尘世可怜人易老,海门还见月长生。

蓬瀛缥缈南山小,殿阁森罗北斗横。

今古登临尽如此,不须游子独含情。

(0)

机舂歌

机舂结草溪之唇,翳桑古柳联清阴。

无人认得东流水,如此妙旨谁知音。

碧渠走峻琉璃滑,鸣瀑怒卷波澜阔。

飞轮转拨无已时,试问此机是谁发。

此机欲见妙无形,此机那复声可闻。

自从清浊未高下,直至而今无暂停。

上有茅斋人静止,日用变化心如水。

斋名果育定何如,为言只此机舂是。

(0)

登蜀阜·其二

竹径阴阴曲透墙,岩花相倚弄秋光。

颓檐坏砌无人到,不废西风满院香。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