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莱(cǎo lái)的意思:指不合时宜的言行举止,不得体的行为。
楚歌(chǔ gē)的意思:指楚国的歌曲,比喻悲伤、哀怨的歌声。
骢马(cōng mǎ)的意思:指一匹骑乘的好马。
风云(fēng yún)的意思:风云指的是风云变幻,形容世事变化快速,多用来形容人物的兴衰或事物的变迁。
歌声(gē shēng)的意思:指歌唱的声音或歌唱的表演。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京国(jīng guó)的意思:指国都,也可用于形容地位高贵、权势显赫的人。
岭海(lǐng hǎi)的意思:指山和海,泛指广阔辽远的地域。
庙廊(miào láng)的意思:指庙宇中的走廊,比喻言辞或文章的修辞华丽而空洞,缺乏实质内容。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使人(shǐ rén)的意思:使人指的是某种行为或者事物能够让人产生某种感受或者影响人的心情。
识面(shí miàn)的意思:识别人的面相和表情,以推测其内心思想和真实意图。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晚节(wǎn jié)的意思:指人在晚年仍然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举止。
威名(wēi míng)的意思:指声誉显赫,威望很高的名声。
乌台(wū tái)的意思:指官吏职位高而品级低,权力大而地位低下。
- 鉴赏
这首挽诗《韩都宪公雍挽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是对韩都宪公雍的深切缅怀。诗中不仅赞颂了韩公雍的功绩与品德,也表达了对逝者的惋惜之情。
首联“早骑骢马出乌台,万里风云亦壮哉”,开篇即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韩公雍年轻时的英姿,他骑着骏马,从乌台出发,驰骋万里,其豪迈之气概令人赞叹。这里运用了“乌台”这一典故,象征官场,同时也暗示了韩公雍的仕途生涯。
颔联“岭海威名天下重,庙廊谋箕古人才”,进一步赞扬了韩公雍的名声和才能。岭海之地,指的是南方沿海地区,这里的“威名”不仅指韩公雍在地方上的声望,更体现了他在治理地方、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卓越成就。而“庙廊谋箕古人才”则赞美了韩公雍在朝廷中的谋略和地位,暗示他是古代难得的人才。
颈联“宁知晚节终泉石,岂料英魂閟草莱”,转而表达对韩公雍晚年归隐生活的感慨。韩公雍最终选择了归隐山林,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这既是他个人的选择,也是对官场的一种超脱。然而,这样的生活却让他的英魂被埋没于草野之中,未能得到应有的尊敬和纪念,表达了对韩公雍晚年境遇的遗憾。
尾联“京国少年思识面,楚歌声断使人哀”,最后点明了韩公雍的影响和怀念。即使在京城,年轻的后辈们也渴望能一睹韩公雍的风采,听到他的教诲。然而,韩公雍的去世,使得这种愿望成为不可能实现的遗憾,楚歌声断,表达了人们对韩公雍离世的哀悼之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对韩公雍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与现实命运之间矛盾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庭芳·其一
天与疏慵,人怜憔悴,分甘抛弃簪缨。
有时乘兴,波上叶舟轻。
十里横塘过雨,荷香细、苹末风清。
真如画,残霞淡日,偏向柳梢明。凝情。
尘网外,鲈鱼旋鲙。芳酒深倾。
又算来、何须身后浮名。
无限沧浪好景,蓑笠下、且遣馀生。
长歌去,机心尽矣,鸥鹭莫相惊。
满庭芳·其三
北渚澄兰,南山凝翠,望中浑似仙乡。
万家烟霭,朱户锁垂杨。
好是飞泉漱玉,回环遍、小曲深坊。
西风里,芙蕖带雨,飘散满城香。微凉。
湖上好,桥虹倒影,月练飞光。
命玳簪促席,云鬓分行。
谁似风流太守,端解道、春草池塘。
须留恋,神京纵好,此地也难忘。
缺门遇王三兄师文
生民本羁旅,何以娱今朝。
风雨崤渑道,离别秋冬交。
忽复有好怀,故人道旁招。
如狂语错乱,疑梦情飘飘。
君须何尽白,我志则全消。
忧患君恐可,图书兴尚豪。
玷圭宜委土,良骥乃系匏。
但愿不再辱,敢慕无久劳。
马蹄分异县,朔吹结同袍。
三年以为期,嵩少理居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