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指公馀便东下,好峰犹得捲帘看。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舟 次 辰 阳 宋 /张 咏 昔 贤 劳 苦 为 忧 官 ,我 自 无 才 欲 忘 餐 。鸣 棹 几 程 滩 势 恶 ,宿 亭 一 夜 雨 声 寒 。山 连 古 洞 蛮 烟 合 ,地 落 秋 畲 楚 俗 欢 。虽 指 公 余 便 东 下 ,好 峰 犹 得 捲 帘 看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楚俗(chǔ sú)的意思:楚地的风俗习惯。指楚国的风俗习惯,也泛指楚地的风俗习惯。
洞蛮(dòng mán)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粗野、无礼,缺乏修养和教养。
东下(dōng xià)的意思:指人往东南方向行动或下山。
劳苦(láo kǔ)的意思:指过着艰苦辛劳的生活,形容辛勤劳动。
蛮烟(mán yān)的意思:形容战火连绵不断,烟尘四起。
鸣棹(míng zhào)的意思:指船上的人一齐鸣锣敲鼓,声势浩大。也比喻众人一致呼吁、表示决心。
忘餐(wàng cān)的意思:指因过于专注或忙碌而忘记吃饭。
我自(wǒ zì)的意思:指自己主动做某事,不依赖他人或外界条件。
贤劳(xián láo)的意思:指一个人既聪明有才能,又勤奋努力。
一夜(yī y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变化。
- 注释
- 昔贤:过去的贤人。
劳苦:辛苦劳累。
忧官:忧虑官事。
无才:没有才能。
忘餐:忘记吃饭。
鸣棹:划桨声。
程:段路程。
滩势恶:险恶的滩头。
宿亭:过夜的驿站。
雨声寒:寒冷的雨声。
山连古洞:山峦连着古老的洞穴。
蛮烟:蛮荒之地的烟雾。
地落秋畲:秋天的稻田。
楚俗:楚地的风俗。
公馀:公务之余。
便东下:顺流而下。
好峰:美丽的山峰。
捲帘看:卷起窗帘欣赏。
- 翻译
- 从前的贤人们辛劳为官,我自认为没有才能只想忘记吃饭。
行船经过多少险滩,夜晚在驿站住宿,只听到寒冷的雨声。
山峦连接古老的洞穴,蛮烟缭绕,土地上秋季稻田丰收,楚地风俗欢乐。
虽然公务之余打算顺流而下,但沿途的好山峰仍能让我卷帘欣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船上所见所感的景象,流露出对古贤之劳苦与自己无才的自省,同时也透露了作者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
"昔贤劳苦为忧官,我自无才欲忘餐"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贤能之士为国事操劳的心态,而自身则感到没有才能,希望能够摆脱世俗纷争,只求平淡生活。
"鸣棹几程滩势恶,宿亭一夜雨声寒" 这两句则描绘了舟行过程中的艰难险阻,以及宿营时的凄清景象。鸣棹,即船只在激流中前进的声音;滩势恶,形容水流湍急、航道危险;宿亭一夜雨声寒,则是描写了一夜宿营中的阴冷与雨声。
"山连古洞蛮烟合,地落秋畲楚俗欢"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以及对当地风俗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于异乡文化的接纳和欣赏。山连古洞蛮烟合,是指山脉与古老的洞穴相连,而蛮族的炊烟在空气中弥漫;地落秋畲楚俗欢,则是说大地上铺展着金色的稻谷,表现了诗人对当地农耕文化的喜爱。
"虽指公馀便东下,好峰犹得捲帘看"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中美景的向往,即使是匆忙赶路,也不愿错过那些令人心旷神怡的山峰景致。虽指公馀便东下,是说虽然急于前往目的地;好峰犹得捲帘看,则是在赞叹那些美好的山峰,仍然愿意停下来细细观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旅途生活的感悟,以及内心深处的平淡与宁静之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