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望 江 道 中 宋 /陆 游 吾 道 非 邪 来 旷 野 ,江 涛 如 此 去 何 之 ?起 随 乌 鹊 初 翻 後 ,宿 及 牛 羊 欲 下 时 。风 力 渐 添 帆 力 健 ,橹 声 常 杂 雁 声 悲 。晚 来 又 入 淮 南 路 ,红 树 青 山 合 有 诗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帆力(fān lì)的意思:指帆船行驶时的力量和速度。
风力(fēng lì)的意思:指风的力量,比喻力量强大或势不可挡。
红树(hóng shù)的意思:比喻人才出众,非常优秀。
淮南(huái nán)的意思:指淮河以南地区,也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者某个团体的位置或地域范围。
旷野(kuàng yě)的意思:指广阔的田野或荒凉的草地,也可引申为形容人远离繁华、孤独无助的境地。
橹声(lǔ shēng)的意思:橹声指的是划船时橹桨拍打水面发出的声音,比喻行动或言语声势浩大,引起轰动。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晚来(wǎn lái)的意思:迟到、来晚了
吾道(wú dào)的意思:指自己的道理、原则、信仰等。也表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受他人影响。
乌鹊(wū què)的意思:指人们在某个地方聚集,互相交流、讨论的场所。
下时(xià shí)的意思:指逆境或困难时期。
- 翻译
- 我追寻的道是否偏离,在这空旷野外江涛奔流不知所终。
跟随乌鹊振翅翻飞之后,夜晚降临牛羊归栏之际。
风力逐渐增强,推动着船帆更有力,桨声中常常夹杂着大雁的哀鸣。
傍晚时分,我又驶向淮河之路,红树青山构成一幅诗意的画面。
- 注释
- 吾道:我追求的道路。
非邪:不是错误的。
旷野:空旷的野外。
江涛:江上的波涛。
去何之:流向何处。
起随:跟随。
乌鹊:乌鸦和喜鹊。
翻后:振翅飞翔之后。
宿及:到达并停留。
牛羊欲下时:牛羊准备归栏的时候。
风力:风的力量。
帆力健:船帆更加有力。
橹声:划桨的声音。
雁声悲:大雁哀鸣的声音。
晚来:傍晚。
入淮南路:进入淮河之路。
红树:红色的树木。
青山:青翠的山峦。
合有诗:似乎应该有诗篇描绘。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望江道中》,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旷野间行走,面对江涛奔流的景象。首句“吾道非邪来旷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道路选择的坚定,即使身处荒野也不改初衷。次句“江涛如此去何之”,则借江水的汹涌,暗示人生的未知与旅途的艰险。
第三句“起随乌鹊初翻后”,通过乌鹊翻飞的形象,寓言自己如鸟儿般追寻方向,不畏艰难。第四句“宿及牛羊欲下时”,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暗示时间的推移和旅途的漫长。
第五、六句“风力渐添帆力健,橹声常杂雁声悲”,通过风帆和雁鸣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风力增强象征着前行的动力,而雁声的悲凉则可能寓示着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最后一句“晚来又入淮南路,红树青山合有诗”,傍晚时分,诗人行至淮南路,沿途的红树青山触发了他的诗兴,暗示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哲理的领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江涛、乌鹊、牛羊、风帆、雁声等意象,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心境变化,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深沉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