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各有愿,勿笑田庐窄。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一田庐》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借(bù jiè)的意思:拒绝借出或借用
归卧(guī wò)的意思:归还、归宿
茅竹(máo zhú)的意思:茅竹是指茅草和竹子,代表了贫苦之家的住所。
旁朝(páng cháo)的意思:指旁边的朝廷,也用来比喻权力虚弱、地位低下的朝代或政权。
人力(rén lì)的意思:指人的力量或劳动力
田庐(tián lú)的意思:指农田中的小屋,比喻贫寒简陋的住所。
田父(tián fǔ)的意思:指一个人只关心自己的私利,而忽视其他人的利益。
乡人(xiāng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在同一乡村、出生地的人,也可指与自己有相同背景、共同经历的人。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 注释
- 田父:农夫。
结:搭建。
田庐:简陋的小屋。
聊:姑且。
身息:歇息身心。
呼儿:叫唤儿子。
茅竹:茅草和竹子。
不借:不愿借用。
乡人力:乡亲的帮助。
起行:起身劳作。
庐旁:小屋旁边。
归卧:回到。
庐下夕:傍晚小屋。
悠悠:各自。
愿:愿望。
勿笑:不必嘲笑。
田庐窄:小屋狭小。
- 翻译
- 农夫在田野上搭建小屋,只为暂时歇息身心。
他叫唤儿子去取来茅草和竹子,不愿麻烦乡亲帮忙。
每天早晨从小屋旁起身劳作,傍晚又回到小屋休息。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愿望,不必嘲笑这小屋的狭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自给自足的农夫,他在田野中建有简易的茅屋,用以休息。在他的生活里,一切都显得那么自足和平静。他不仅自己劳作,还教导儿子一起参与其中,共同收割庄稼。诗中的“呼儿取茅竹,不借乡人力”表达了农夫的独立精神和对家庭教育的重视。每日的起居都与自然息息相关,“起行庐旁朝,归卧庐下夕”展现了他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
诗中最后两句“悠悠各有愿,勿笑田庐窄”,则透露出农夫对生活的满足以及对外界可能的嘲讽持平常心态。他不为外界的看法所动,自得其乐。这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理想。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自足且充满自然气息的田园世界,展现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的赞美以及对简单生活方式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