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跋扈(bá hù)的意思:形容傲慢自大,专横跋扈。
百道(bǎi dào)的意思:指许多道理、方法、技巧等的总和,表示广博多样。
不言(bù yán)的意思:指不说话,保持沉默。
才人(cái rén)的意思:指有才华、有才能的人。
朝夕(zhāo xī)的意思:指时间非常短暂,形容事物的发展变化极快。
国耻(guó chǐ)的意思:指国家所遭受的耻辱和屈辱。
黄尘(huáng chén)的意思:指黄色的尘土或沙土,比喻战乱、动荡或纷乱的局势。
勤王(qín wáng)的意思:勤奋忠诚地为国家或君主效力,维护国家安定和君主权威。
太真(tài zhēn)的意思:太过于真实或真诚,常常指过于天真无邪或过于直率无伪。
危亟(wēi jí)的意思:形容非常危险和紧急的情况。
选才(xuǎn cái)的意思:选拔人才
宣武(xuān wǔ)的意思:宣扬武力,宣传战争。
燕雀(yàn què)的意思:小鸟燕雀无法理解大雁鸿鹄的志向和抱负。形容人的见识狭窄,不能理解高远的目标。
言教(yán jiào)的意思:言教指以言辞进行教导或训诫的行为。
羽书(yǔ shū)的意思:指通过书信传递消息或传达意思。
战士(zhàn shì)的意思:指参加战争并勇敢作战的人,也泛指为了某种事业而奋斗的人。
紫宸(zǐ chén)的意思:指皇帝居住或办公的地方,也泛指帝王的宫殿。
延秋门(yán qiū mén)的意思:指贪图享乐而忘记职责的官员。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末年动荡的历史背景,通过对比历史人物与现实情况,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深刻忧虑和对英雄人物的渴望。
首句“羽书百道起黄尘”,以“羽书”象征紧急军情,形象地描绘出战事频发、烽火连天的紧张局势。“一马临江入紫宸”,则展现了边疆将领单骑赴京,直面朝廷的壮烈情景,暗含着对英勇将士的敬仰之情。
“国耻不言教战士”,强调了在国家遭受耻辱之时,应激发战士们的斗志,而非言语上的安抚。“时危亟欲选才人”,则表达了在危急时刻,急需选拔贤能之士来拯救国家的迫切心情。
接下来,“空馀跋扈桓宣武,岂有勤王温太真”,通过对比桓温(历史上著名的跋扈将军)和温庭筠(唐代诗人,以《菩萨蛮》闻名),表达了对当时缺乏真正能为国家效力的英雄的感慨。桓温虽有勇力,但行事专横,而温庭筠虽才华横溢,却非军事领袖,暗示了当时社会缺少能够力挽狂澜的人物。
最后,“燕雀巢堂朝夕计,延秋门外走踆踆”,以“燕雀”比喻那些在朝廷中谋取私利的小人,他们每天都在策划着自己的利益,而真正的救国之士却在门外徘徊,无法进入权力中心发挥作用。这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的腐败与混乱,以及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对比和对现实状况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英雄缺失的深切忧虑,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关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渡黄河
去岁渡孟津,两岸隔五里。
今来渡淮安,河惟里许耳。
岸宽流则平,河窄流斯驶。
南河防塞多,时闻叠浪起。
而我时南巡,正逢晴日美。
荡桨越溜过,安稳非昨比。
天心明锡佑,河伯默相祉。
平陵川气黄,纷拥云容紫。
蓊匌象实雄,詄荡波偏瀰。
永念平成功,细度修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