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九(bā jiǔ)的意思:指时间或事物的数量接近九成,接近完全。
百六(bǎi liù)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放荡不羁,不受拘束。
搏谷(bó gǔ)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奋力拼搏,努力争取成功。
布谷(bù gǔ)的意思:形容人说话声音高亢激昂,如同布谷鸟鸣叫。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不计(bù jì)的意思:不考虑;不计较
常时(cháng shí)的意思:常常、经常的时间
处所(chù suǒ)的意思:指人们居住、工作、活动的地方。
果然(guǒ rán)的意思:果真如此,正如所料
禾黍(hé shǔ)的意思:禾黍是指稻谷和黍谷,也泛指庄稼和粮食。
黄色(huáng sè)的意思:指色彩中带有黄色的。
今时(jīn shí)的意思:指现在的时代、当前的时候。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快活(kuài huó)的意思:快乐愉快,心情舒畅。
来处(lái ch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或来历。
麦熟(mài shú)的意思:形容事情已经到达最佳状态,可以收获或取得成功。
农夫(nóng fū)的意思:指农民或农业工作者,也用来形容勤劳、朴实、勇敢的人。
秋至(qiū zhì)的意思:秋至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秋天的正式开始,也指事物发展到最高点或最后一步。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尚可(shàng kě)的意思:指令人满意或者勉强可以接受的程度。
时出(shí chū)的意思:指某种事物在特定的时候出现或发生。
石田(shí tián)的意思:指受人欺负、摆布或控制的状态。
十日(shí rì)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的十天。
天年(tiān nián)的意思:指人的寿命,也可指人生的年华。
投身(tóu shēn)的意思:全身投入,积极参与,毫不保留地投入到某种事业或活动中。
晚田(wǎn tián)的意思:指晚上工作或晚上干农活。形容人勤奋努力,不辞辛苦。
罔罟(wǎng gǔ)的意思:指陷害、诱骗别人或自己陷入困境的计谋。
呜呼(wū hū)的意思:表示悲伤、叹息、哀悼之情。
无厌(wú yàn)的意思:不满足于已有的,贪得无厌
无功(wú gōng)的意思:没有成就或功绩。
辛苦(xīn kǔ)的意思:指劳累费力、辛辛苦苦的工作
野谷(yě gǔ)的意思:野外的山谷。
云海(yún hǎi)的意思:形容云彩密布的大海,也比喻众多的人或事物。
终天(zhōng tiān)的意思:整个一天,一整天
三百六十日(sān bǎi liù shí rì)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指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比喻非常长久或永久。
- 鉴赏
这首诗以黄雀为题,描绘了黄雀在秋季晚田中的生存状态,充满了对自然界生物命运的感慨和同情。
诗的开头“黄雀不知来处所”,以黄雀的无知引出主题,暗示黄雀的命运由不得自己掌握。接着“或云海化或蛰土”描述了黄雀可能的生存方式,无论是海化的传说还是蛰伏于土中,都体现了黄雀生存环境的复杂多变。
“秋至晚田拾禾黍,投身不知入罔罟”描绘了黄雀在秋季晚田中觅食的情景,它们或许会误入捕鸟的陷阱而不自知。这种对黄雀无知的描绘,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洞察和对生命的同情。
“十中八九不计数,黄雀之死孰怜汝”表达了对黄雀死亡的无奈和惋惜,即使有八九成的黄雀遭遇不幸,也没有人能真正怜悯它们。这种强烈的对比,突出了人类与自然界的疏离感。
接下来,“汝不如搏谷并布谷,又不能快活催麦熟”将黄雀与农事相关的鸟类进行对比,强调了黄雀无法参与农事活动,无法通过劳动获得食物,只能被动地依赖自然界的馈赠。
“农夫辛苦耕,无功食其禄。无功尚可那无厌,腹饱果然犹不足”通过农夫与黄雀的对比,揭示了人类社会中资源分配的不公,以及人们对物质欲望的无止境追求。农夫辛勤劳作,却未必能得到应有的回报,而黄雀虽饱食,仍感到不满足。
最后,“呜呼一年三百六十日,常时安在今时出。安得山间野谷生石田,与汝饱死终天年”表达了诗人对黄雀的深切同情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他希望黄雀能在山间的石田中自由生活,不再受到人类或其他天敌的威胁,过上平静而满足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黄雀命运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状态的关注和思考,以及对公平、和谐社会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