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独寐》
《独寐》全文
明 / 范景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布枕馀清意,形神得自亲。

薇风时动幕,小月夜窥人。

境欲参喧寂,梦先断想因。

疏梅交暗影,与作睡乡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暗影(àn yǐng)的意思:暗箭指暗中放出的箭,比喻暗中进行的攻击或陷害。

断想(duàn xiǎng)的意思:中断的思绪或想法。

睡乡(shuì xiāng)的意思:指睡眠的地方,也用来比喻安宁祥和的地方。

乡邻(xiāng lín)的意思:指同乡的邻居,也泛指同乡。

小月(xiǎo yuè)的意思:指月亮初生时的样子,也比喻事物初生或刚开始的状态。

形神(xíng shén)的意思:形态和神态。

月夜(yuè y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和夜色,常用来形容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入眠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和谐。首句“布枕馀清意”,以“布枕”开篇,暗示了环境的简朴与自然,余清意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悠远的清新之感,仿佛是夜晚微风拂过带来的凉爽,或是内心深处的一丝宁静。

接着,“形神得自亲”一句,点明了诗人与自己的身心达到了一种亲密无间的状态,这种状态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的思考、冥想或是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使得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放松和契合。

“薇风时动幕,小月夜窥人”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薇风轻轻吹动着帐幕,小月悄悄窥视着沉睡的人,这一动一静之间,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温馨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夜晚的宁静与美好。

“境欲参喧寂,梦先断想因”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思考如何将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宁静融合,梦境在这里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媒介,它既是现实与想象的桥梁,也是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交汇点。通过梦境,诗人试图找到喧嚣与寂静之间的平衡,以及自我与外界的关系。

最后,“疏梅交暗影,与作睡乡邻”以“疏梅”作为结尾,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深远。疏梅的暗影与诗人的睡眠相映成趣,仿佛梅树成为了诗人的邻居,共同守护着这份宁静与和谐。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寄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切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独寝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范景文

范景文
朝代:明

范景文(1587年—1644年),明末殉节官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范景文劝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范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后赴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赠太傅,谥文忠。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猜你喜欢

小游仙三首·其三

摇曳空歌上玉清,飞烟冉冉拂仙缨。

龙軿已过黄金阙,致肃门郎识姓名。

(0)

自齐山借舟泛湖还家

十里平湖漫不流,晚风吹浪打行舟。

定知归得侵灯火,家在菰蒲最尽头。

(0)

新月

禁鼓初闻第一敲,乍看新月出林梢。

谁家宝鉴新磨出,匣小参差盖不交。

(0)

送春

仙家无夏亦无秋,红日清风满翠楼。

况有碧霄归路稳,可能同驾五云游。

(0)

鹧鸪天

解将天上千年艳,换得人间九日黄。

(0)

杏花天.慈宁殿春晚出游

帝城柳色藏春絮。嫩绿满、游人归路。

残红剩蕊留春住。无奈霏微细雨。

南陌上、玉辔钿车,怅紫陌、青门日暮。

黄昏院落人归去。犹有流莺对语。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