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秣陵春望有作·其八》
《秣陵春望有作·其八》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登台休更怆寒烟,岂有山河赫连

闻道燕支黄叶早,行人归及未秋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登台(dēng tái)的意思:指上台演出或发表演说。

赫连(hè lián)的意思:形容声音极为响亮,震耳欲聋。

秋天(qiū tiān)的意思:形容秋天的天气清爽宜人。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燕支(yàn zhī)的意思:燕子支撑在枝头,比喻依靠他人或外力维持自己的地位或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的《秣陵春望有作(其八)》中的一节。诗中通过描绘登高远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国家命运的深沉感慨。

首句“登台休更怆寒烟”,诗人登上高台,面对着寒烟缭绕的景象,内心不禁涌起了一股悲凉之情。这里的“寒烟”不仅指自然界的烟雾,也暗喻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冷寂与萧条,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

第二句“岂有山河与赫连”,诗人接着提出疑问,似乎在质疑历史的变迁是否真的能改变什么。这里“山河”象征国家的领土和江山,“赫连”则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个强大的势力或人物,暗示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历史循环往复的无奈感。

第三句“闻道燕支黄叶早”,诗人转而描述了眼前的自然景象——燕支山上的黄叶提前凋零。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是诗人借以抒发个人情感的隐喻。黄叶的早落,象征着时光的匆匆流逝,以及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最后一句“行人归及未秋天”,诗人想象着远方的旅人,在秋天真正到来之前,能够平安归来。这句话既是对友人的关切,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同时,它也蕴含了对现实动荡不安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和平稳定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历史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国家兴衰以及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和平与安宁的深切渴望。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哭侍妾梁氏文姞·其九

好色平生累,情深可奈何。

老知偕老少,愁为莫愁多。

肉割劳方朔,丹成失鲍娥。

仙人难旷达,哀乐损天和。

(0)

赠杜陵刘汉臣·其二

蔡泽能知命,飞扬在暮年。

卧龙须老大,跃马未屯邅。

飘泊高堂外,艰虞白发前。

无穷忠养事,十口总茫然。

(0)

奉酬高廷评谡苑·其六

汝亦尊南宋,词多学玉田。

风流朱十似,辉映浙西贤。

乐府宜新调,离骚贵外篇。

珠娘今解唱,莫使广南传。

(0)

奉酬高廷评谡苑·其一

信美高廷尉,名尊汉殿中。

法冠辞蓟北,使节到禺东。

以我栖迟久,相将啸咏同。

无能善黄老,系袜愧张公。

(0)

七星岩下作·其三

拔地几千尺,参差是箨龙。

孤云因有本,片石亦成峰。

壁断烟松接,岩虚乳穴重。

无人啸台坐,渐见紫苔封。

(0)

寄萧山张杉

闻君白鱼潭,芦花秋半含。

持竿皎月下,沽酒寒溪南。

我欲游天姥,因之结草庵。

会当遣双鹤,来此迎苏耽。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