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松芝图》
《松芝图》全文
清 / 了亮   形式: 古风

悬厓一株松,经霜复经雪。

倚涧五茎芝,日月精华结。

生成栋梁材,品格高洁

草本灵丹,服之增颜色

援笔丹青足称奇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草本(cǎo běn)的意思:指植物中的草类植物,也可指一些具有草本特征的事物。

丹青(dān qīng)的意思:指绘画、写字等艺术创作。

栋梁(dòng liáng)的意思:栋梁,指房屋主梁,比喻支撑整个结构的重要人物或重要力量。

高洁(gāo jié)的意思:高尚纯洁,不受世俗诱惑和污染。

精华(jīng huá)的意思:指事物最重要、最精彩、最精细的部分或精髓所在。

经霜(jīng shuāng)的意思:经历严寒,经受风霜的考验。

灵丹(líng dān)的意思:指能够解决困难或治愈疾病的奇效药物或方法。

品格(pǐn gé)的意思: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

奇绝(qí jué)的意思:非常奇特而绝妙,超乎寻常的绝世之物或事物。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生成(shēng chéng)的意思:

◎ 生成 shēngchéng
(1) [form;produce]∶产生形成
石油的生成要经历漫长的岁月
(2) [be born (gifted) with]∶生来就如此
他生成讨人喜欢
(3) [bear and rear]∶抚养
父母生成大恩

五茎(wǔ jīng)的意思:指男子性器官。

悬厓(xuán yá)的意思:指一种特殊的地势形态,悬崖峭壁相对而立的景象。

颜色(yán sè)的意思:外表强硬,内心软弱

援笔(yuán bǐ)的意思:指为别人代笔或代书,帮助他人完成文章或书信。

月精(yuè jīng)的意思:指月亮的精华,比喻非常美好的事物。

自高(zì gāo)的意思:自我高傲自大,自以为了不起。

足称(zú chēng)的意思:形容称赞、夸奖的话语非常恰当和贴切。

栋梁材(dòng liáng cái)的意思:指有才能、有能力的人,是支撑和担当重任的重要人物。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了亮的《松芝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首句“悬厓一株松”以峭壁上的孤松起笔,展现出松树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在险峻环境中也能傲然生存。接下来的“经霜复经雪”进一步强调了松树历经严寒考验,象征着其顽强的生命力。

“倚涧五茎芝”则转而描绘了生长在山涧边的五株灵芝,它们汲取日月精华,暗示着仙气与长寿的意象。松与芝的组合,寓意着坚韧与祥瑞的双重品质。

“生成栋梁材,品格自高洁”赞美了松树和芝草的实用价值和高尚品格,暗示它们不仅美观,更有实际的用途和崇高的精神内涵。“异草本灵丹,服之增颜色”进一步将芝草比作灵丹妙药,认为食用能使人容光焕发,增添了神秘与神奇的色彩。

最后两句“援笔入丹青,足称两奇绝”是对画家技艺的赞赏,认为他能将松与芝的形象如此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之成为画中的双绝,体现了艺术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松芝图,既赞美了自然界的奇景,也寓含了对人品和艺术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了亮
朝代:清

了亮,字智水。洛阳寺僧。
猜你喜欢

哭母舅二首·其二

陟屺已无地,私情尚渭阳。

十年违杖履,两鬓各星霜。

寿算期方远,仙游别遽长。

西风撼秋木,悽断老乌肠。

(0)

伊吾绝句·其四

烟墩闸上柳千竿,水绕茅亭白石澜。

密叶深丛无限好,秋风错认碧琅玕。

(0)

就食苦水驿

戍程经月饭沙砾,岂有菜把供园官。

苦苣马齿等星凤,小人伤害姑勿论。

苦水驿舍置□顿,青青有色充朝餐。

此中何用较名实,到眼尽作嘉蔬观。

杜陵赋诗寓意耳,客居讵识累臣艰。

眉山海外饱烟瘴,元修美植劳追叹。

戈壁风光万物槁,得见林木皆琅玕。

蔓青遗种杂苜蓿,紫芝枯构商南山。

秋莼春韭漫复道,食鲑今日良独难。

(0)

即目二首·其二

塞上风光到柳条,烟横戍垒马蹄骄。

天山似我双蓬鬓,纵遇春来雪不消。

(0)

巴里坤野宿

漠暖百花红,禽声细雨中。

海光飞白马,山气吐黄虹。

麦露浮晴野,松云幂晚空。

疏林隔渔火,几处似江东。

(0)

威呼

居然刳木可为舟,小艇浑如一叶浮。

行到中流回首望,四围波浪拍轻鸥。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