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记诵(jì sòng)的意思:记住并背诵。
勘破(kān pò)的意思:指揭露真相,揭穿谎言。
名教(míng jiào)的意思:名教是指有名望的教育家或名师的教诲。
暮年(mù nián)的意思:指人到了晚年阶段。
偏盲(piān máng)的意思:指只看到一方面,对其他方面视而不见的心态。
前日(qián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一天,特指前一天或前几天。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色空(sè kōng)的意思:指外表看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虚假空洞,没有实际内涵或价值。
石渠(shí qú)的意思:指行走时脚下的小溪流水声,比喻言辞或文章的流畅自然。
十九(shí jiǔ)的意思:十九表示数量大,形容很多。
西晋(xī jìn)的意思:指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开始衰落的状态。
先帝(xiān dì)的意思:指已故的君主或统治者,尤指尊称已去世的帝王。
宣室(xuān shì)的意思:宣扬自己的才能或成就。
玄虚(xuán xū)的意思:玄虚指深奥而难以理解的事物,也可以表示虚幻不实的事物。
寓言(yù yán)的意思:用故事或形象化的方式来传达道德或哲理的文学形式。
诸人(zhū rén)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大家,所有人。
奏牍(zòu dú)的意思:奏章和文书。形容文章或奏章的内容详尽。
- 注释
- 宣室:古代宫殿中的正室,这里指汉代文帝的宣室殿,常用来比喻君主接见臣子的地方。
寓言十九:指用寓意深刻的故事或言论来表达深奥的道理。
乐令:指西晋时期的名士嵇康,字叔夜,因其喜好音乐,故有此称,以其敢于直言而著称。
- 翻译
- 从前的皇帝在宣室召见群儒,频繁地讨论学问于石渠阁。
过去的奏章文献如山,都是早年的往事,晚年时写的大多是寓言式的文字。
对于色与空的道理已经看透,记忆力大不如前,已经过去了一年多。
西晋时期的人们只有像乐令那样的,才会愿意用真实的道理纠正玄虚的学说。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新凉理故书有感二首(其一)》。诗中通过对古人修史和治学情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记载的重视以及对学术传承的尊崇。
"□□先帝开宣室,频领群儒上石渠。" 这两句以汉武帝开辟石渠为例,显示出古代帝王对于文化教育的推崇,以及士人对于学问的追求。"宣室"指的是设在宫中的学习之所,而"石渠"则是古代著名的学府。
"奏牍三千前日事,寓言十九暮年书。" 这两句提及的是历史记载的重要性和广泛性。"奏牍"指的是官方文书,如奏章、公文等,数量之多达到了三千件;而"十九暮年书"则是对古人晚年仍然致力于著述的赞颂。
"色空勘破偏盲久,记诵俱忘一载馀。"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某些被忽视或遗忘的学问重视,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挽救那些即将消逝的知识和文化。
"西晋诸人惟乐令,肯将名教矫玄虚。" 最后两句则是对西晋时期那些贤能之士的推崇,他们不仅乐于接受儒家之道,而且还致力于其教义的传播和发展。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学术活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文化的珍视,以及对于学问传承的责任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河间府
北风河间道,沙飞云浩浩。
上有衔芦不鸣之寒雁,下有陨霜半死之秋草。
城外平波青黛光,大鱼跳波一尺长。
牧童吹笛枫叶里,疲牛倦马眠夕阳。
有禽大如鹤,红喙摇绿烟。
路人指我语,似是信天缘。
我生功名付樽酒,衣如枯荷马如狗。
为问天缘可信否,旗亭击剑寒蛟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