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借洛伽胜,还为水月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梵宇(fàn yǔ)的意思:指宏伟壮丽的庙宇或寺庙。
海潮(hǎi cháo)的意思:比喻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或潮流。
灵岩(líng yán)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有非凡的才能和智慧。
南海(nán hǎi)的意思:指南方的海洋,也可用来比喻广阔无边的事物。
磬声(qìng shēng)的意思:指非常安静,寂静无声。
石桥(shí qiáo)的意思:指结实、坚固的桥梁
水月(shuǐ yuè)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不真实。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心空(xīn kōng)的意思:指心灵空虚、缺乏思想内容或精神寄托。
自非(zì fēi)的意思:不是,非。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灵岩山上的石桥与紫竹洞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宗教的和谐之美。
首句“灵岩跨石桥,无竹亦萧萧”以“灵岩”开篇,点出地点,接着“无竹亦萧萧”描绘了即便没有竹子,也依然能感受到一种清幽的氛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特借洛伽胜,还为水月标”中,“洛伽胜”可能是指佛国胜地,这里借用了佛教圣地的概念,表达了对美好境界的向往。“水月标”则进一步强调了水与月的交融之美,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和谐。
“花将梵宇掩,云共磬声飘”两句,将自然景观与宗教活动融合在一起,花朵与梵宇相互映衬,云朵与磬声交织,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宁静,又体现了宗教仪式的庄重与祥和。
最后,“虽自非南海,心空闻海潮”以“南海”作为隐喻,暗示虽然身处非佛教圣地,但内心却能感受到如同大海潮涌般的宁静与深远,表达了诗人超越物质世界,达到心灵深处的感悟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灵岩山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与精神美的双重追求,以及在世俗与超脱之间寻求平衡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甲辰恭和御制
衮衣日月炳当轩,光逮刍荛采众言。
内外修攘明治体,忧勤终始养心源。
英髦瑞列霜中干,治化春回雪里根。
愿溥需云苏物槁,九垓滂沛洽君恩。
南至前一日蒋君伯禄携山谷草字来示上有南轩题跋亦南至前一日异哉
羲之趁姿媚,鲁公尚气节。
黄家妙画兼数体,圜转之中有卓绝。
天涯明日一阳生,茅斋孤坐昼掩门。
有客袖示三四纸,如睹天上五色云。
嗟余老矣岂能事书法,有会心处赏之不能辍。
此书当与造化侔,生意浩然不可遏。